谨防棉花的三大药害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虫、杀菌剂类药害的诊断及识别。 杀虫、杀菌剂的药害程度不仅与棉花品种、发育阶段及形态特征有关,且药剂种类不同,其危害症状也各不相同。 如敌敌畏气化性极强,若以 1000 倍液喷雾 2 次即可使棉叶熏干;受石硫合剂药害后,棉株的叶片、铃壳会产生灼伤斑块,叶片不久即会干枯脱落;石硫合剂是强碱性的药剂,使用后 7 天10 天才能使用波尔多液,若在喷洒波尔多液药剂后 1个月2 个月内喷洒石硫合剂,棉株的叶片就会产生黑色硫化铜沉淀,引起药害。 总之,在使用棉花杀虫、杀菌剂时,几种农药(特别是无机农药)连续使用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以防不同药理的药剂相互发生反应后而引起药害。 此外,棉花药害发生的 2、程度还受环境影响,如在高温情况下喷药,由于高温水分蒸发量大,药剂的浓度就会提高,使棉叶出现斑点、变黄、卷缩,直到枯焦死亡。 除草剂类药害的诊断及识别。 棉田常见各类杂草有 30 多种。 在棉花生产中,若使用除草剂不当常常会诱发药害,且药害症状常呈多变性和多样性,包括生长抑制,茎叶弯曲、扭曲、卷曲,节间缩短,叶片加厚、褪绿、白化、枯斑及畸形等。 如敌草隆被棉花吸收后,难以向上传导,若在棉花出现两片真叶时使用,则会使棉花的药害率达 90以上;扑草净药害后,会使棉花的嫩叶片褪色、失绿和枯萎。 遭受氟乐灵药害后,可引发棉株第 2、3 片真叶皱缩、变小,药害严重的还会造成棉花子叶深绿,增厚变脆,茎基部增粗,植株变 3、矮,甚至会造成生长点坏死,侧枝丛生。 此外,棉花对 2,4D 极为敏感,在生产中常因用过2,4D 的喷雾器未洗净又用于棉田喷药(或用 2,4D 喷施其它作物时漂移到邻近棉田)而造成药害,受害棉株表现为叶片变小、变窄、脉梗扭曲、皱缩、畸形,常呈鸡爪状。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药害的诊断及识别。 植物生长调节剂若使用不当,也常常会对棉株造成人为的药害。 如矮壮素是一种微量、高效,具有抑制作物细胞生长(而不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在适宜的温度下,能有效控制植物营养性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但棉花对矮壮素比较敏感,如配药浓度过大,用药量过多,即会抑制棉花生长,使棉株过于矮小,通风透光不良,蕾铃容易脱落,棉铃变成畸形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