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水稻的细菌性条斑病内容摘要:
1、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此时适逢暴雨、冰雹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病害极易流行。 长期灌深水以及偏施、迟施氮肥发病也较重。 发病轻的约减产 10%,重病田减产可达 40%60%。 为害特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侵害叶片,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清状半透明小斑点,后逐渐沿叶脉方向扩展。 扩展时受叶脉限制,病斑呈细线状或短虚线状,黄褐色。 田间湿度大时,病部表面有蜜黄色菌脓溢出,呈露珠状,密密集生,数量比白叶枯病多且小,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形如虚线,不易脱落。 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大斑块,外观 2、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观察可见许多透明的细条。 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防治方法:本病传染快,一旦发病单靠药剂防治难以控制,应采取综合防治。 检疫:严格控制病区种子外调,防止病区扩大。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不同品种的感病和损失程度不同。 实行浅水勤灌,适时晒田。 避免过量、过迟施用氮肥。 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抵抗力,防止稻苗贪青徒长,诱发病害。 化学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开始喷洒 20%叶枯宁(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 100 克,兑水 50 升。 用叶枯宁防效不明显时,可在施用叶枯宁的同时混入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 4000 倍液或强氯精 2500 倍液,可明显提高防效。 对发病普遍的地区,播前应将种子用清水浸泡 1224 小时,用 300 倍 85%强氯精浸种 1224 小时后,捞起洗净后催芽播种。 秧苗三叶期和拔秧前各喷一次强氯精。 在抽穗期用 4%胶胺铜、20%叶青双和高锰酸钾加食盐兑水喷雾防治,效果可达 80%以上。 专利查询。谨防水稻的细菌性条斑病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津原45(常规水稻)
5(常规水稻) 品种来源:日本“月之光”系选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 对照中作 93 晚熟 7 天。 株高 米,茎杆粗壮,剑叶长,直立,叶下禾。 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抗性:苗瘟 3级,叶瘟 1 级,穗颈瘟 3 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 垩白度 胶稠度 91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2001 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锦单10号玉米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1、0 号玉米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锦单 10 号玉米产量高,平均亩产在 800 公斤左右,该杂交种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活杆成熟,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品质也较好。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总淀粉含量为 属高淀粉玉米品种。 该品种生育期 131133 天,株型紧凑,幼苗生长势强,叶鞘紫色;株高 300 厘米,穗位 138 厘米:果穗长筒形,穗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座 一( )牛 一( )大桥 一( )花 一( )鸟 六、加一加或减一减,巧记生字。 ( 4 分) 木+子 = 王+元 = 硕-页 = 想-心 = 七、我会连。 ( 6 分) 圆圆的 阳光 一位 欢笑 清清的 脑袋 一方 鱼塘 温暖的 河水 一片 朋友 八、填反义词。 ( 6 分) 矮 —— 美 —— 新 ——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3
名叫学生读题说出结果。 ( 2)学生集体读题说出结果。 ( 3)快速出示题目,学生直接抢说结果。 二、形成性练习 ( 1)口算 30+40 时,想( )个十加( )个十等于( )个十,也就是( )。 ( 2)口算 7040时,想( )个十减( )个十等于( )个十,也就是( )。 ( 3)口算 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