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向日葵菌核病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发病率一般都在 50%左右,严重时可达 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发病症状向日葵菌核病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病害症状有以下两种类型。 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 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然后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色,边缘呈褐色,表皮破裂,由于茎内输导组织遭受破坏,影响了养分运输,叶片开始由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而脱落,最后造成整个植株枯死 2、。 花盘受害时,在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花托变成褐色且软化。 遇到多雨天气,病斑开始迅速扩大,可穿透花盘,由背面黑心向正面,并长出一种白色菌丝,造成花盘腐烂,使籽粒不能成熟,严重时造成籽仁腐烂或籽烂自行脱落。 二、发病原因主要由菌核萌发侵染引起。 病菌以菌核状态在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中越冬,在土壤中一般可生活 2 年5 年。 其侵染方式有二:一是菌核萌发后产生一种菌丝,当它与“寄主”相接触后即直接侵入,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就是这种侵染方式。 二是菌核可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经过风雨或昆虫传播到“寄主”内,向日葵烂盘就是子囊怨子侵染后引起的。 一般当气温在 20、相对湿度达 80%时,最适于菌核的萌发,也是花盘发病 3、最严重的时期。 尤其是在多雨之年,在一些低洼排水不畅、通风透光不良和连年重茬或迎茬的地块上发病率最高。 7 月8 月如果遇到多雨低温时,发病率也最高。 三、立即拔掉销毁,以防蔓延。 )用 40%纹枯利 800 倍1000 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植物的下部和花盘的背面 1 次2 次。 (2)用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 1 次2 次。 (3)用 50%速克灵 500倍1000 倍液,在苗期或开花期喷洒,防治效果可达 80%以上。 (4)根据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当气温达 1820,0 厘米5 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子囊盘开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期,每公顷可用 70%五氯硝基苯 30 公斤45 公斤,加湿润的细土 150 公斤225 公斤,掺拌均匀后撒在向日葵田间,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刚萌发的幼嫩芽管,防治效果达 上。 专利查询。科学防治向日葵菌核病
相关推荐
31the hill in the middle of the flew a kite 32 some King and his wife were tired after five day’s sat under a tree and had a 34 .The King family had a 35 time there. ( ) 26. A. told B. took C. called
、 选择 1. She often watches her son with his friends. A. play B. to play C. to playing D. plays 2. Look! We have orange juice now. Really? Let’s go and buy some. A. a little B. little C. few D. a few 3
. Later C. Well IV、阅读理解 (10分 ) A)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 T)误( F) A Notice in the Lab(实验室 ) a. Come to the lab at 9:00 AM。 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b. You can’t fight in the lab. c. When you e into the lab,
1、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 2006 年 8 月 14 日报道:一个遗传学国际研究小组定位到一个基因可以帮助保护经历过洪水后的水稻产量。 他们的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中。 这个基因允许使得植物沉浸在水中达两周的时间而不死亡。 水稻在生长的大部分时间中需要水分,但是如果它们淹没在水中达一周就会死去。 洪水使得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农民每年的损失超过了 10 亿美元。 上世纪 90
1、高水稻产量 水稻增产,科学施用肥料十分关键。 提高水稻产量的施肥技术有以下几点:一、施足有机肥:有机肥主要用作基肥,一般亩施腐熟地杂肥 15002000 公斤,或饼肥 3040 公斤,还可于耕翻后上水前施用人畜粪肥 20002500 公斤。 二、控制氮素肥:氮肥过量施用不仅会造成无效分蘖增多、恋青、倒伏、病虫害加剧,而且导致空秕粒多、结实率下降,影响水稻产量。 氮素肥料主要用作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