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棉15(棉花)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5(棉花) 辽棉 15 是辽宁省农科院从辽 1038 混系中选择优良变异株,经多年定向培育获得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25130 天,植株高大,株形适中,果枝 式,第一果枝节位第 45 节,第一果枝着生高度 1820 厘米。 茎粗壮,叶淡绿,根系发达。 铃卵圆,多呈 5 室,单铃重 左右,全株上中下各部位棉铃分布均匀。 铃期发育快,吐絮畅而集中,一般年份霜前花率 85%以上。 该品种结铃性突出,单株平均结铃 910 个,铃重 ,平均衣分 38%以上。 在辽宁省一般亩产皮棉 8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 120130 千克在新疆北疆地区有病瘠薄田块一般亩产皮棉100 千克, 2、高产田块达到 156 千克/亩。 辽棉 15 纤维色泽洁白、有丝光,纤维主体长 29 毫米以上,纤维比强度 22 克/特克斯,麦克隆值 级花收购率比一般品种增加 15%以上。 经北京纤维检测所测试,可纺纱支数 3242,综合评定为上等优级。 目前在新疆已作为免检品种出口日本等国,其中低含糖量尤其受到外商青睐。 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指数 萎病指数 抗苗病和铃病。 培育者辽宁省农科院地区及技术该品种适宜各特早熟棉区、黄河流域夏播棉区及西北内陆棉区的轻、重病田种植。 目前已累计推广达 1000 万亩,增收皮棉 12805 万千克,预计 2000年累计推广面积可达 1500 万亩。 栽培规程:后出苗为 3、原则,4 月 2026 日为最佳播期,最迟不超过 5月 5 日。 有早播保苗经验的植棉区,可采用窄开沟、深开沟、浅覆土的办法,使播种沟与地膜间留有一定空隙,使幼苗免遭霜冻,又能防止地膜烫苗。 采用这种方法可将播期提前 10 天左右。 亩留苗 6500 株左右,单株留果枝 910 个高肥力田块要增大行距,比常规密度降低 10%,并留足果枝果节。 旱薄地留苗密度可比常规密度增加 10%15%,适当少留果枝果节。 5 号生长势强,覆膜后营养生长更加旺盛,需肥量较大,应一次施足底肥。 根据亩产皮棉 80100 千克的指标和耕地肥力状况,一般全年亩施优质农家肥 30004000 千克、标准氮肥 4060 千克,可将全年施氮量的一半与磷肥一起作基肥深施。 ,对旺长棉田用缩节胺 34 克/亩。 在 7月 10 日前后打顶,7 月 15 日前结束。 及时灌溉,根据旱情浇 23 次水,但最后一次灌水不能迟于 8 月 10 日,以免贪青。 粒以上时,应及时加以防治,要求连托带扣、四面打透。 棉蚜防治可与棉铃虫防治同时或交替进行。 晒,留种用籽棉要单收、单轧,皮棉、种子均单独保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