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香菇菌株液体菌种代料栽培的比较试验内容摘要:

2、氢二钾 萄糖 20g,琼脂 20g,蒸馏水1000栽培培养基:木屑 77%,麸皮 10%,米糠 10%,蔗糖 磷酸二氢钾 石膏 1%,生石灰 1%。 含水量 55%60%。 体菌种培养方法将不同的香菇菌株分别接入斜面培养基,在(251)的条件下培养 9d,待菌丝长满斜面后,再分别转入液体培养基内,每瓶接种量为 方厘米菌丝 3 块,每个处理(配方)重复 3 瓶。 25静止培养 48h、然后在转速为 120r/度为(251)的条件下振荡培养 6d,瓶内产生许多细小而稠密的菌丝球时终止培养。 体菌种菌丝体的营养成分测定六个香菇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内,每瓶100养液接 方厘米菌丝块,重复 5 瓶,终止培养后,将 3、发酵成熟的培养液用 60 目筛过滤,收集各菌株的菌丝体和滤液,菌丝体用蒸馏水清洗 2 次,60烘干至恒重,用电子天平称菌丝体干重计算生物量。 用精密 纸测定。 体菌种培养特性比较本试验采用栽培袋的规格为 555袋装干料 种后置低温 2025条件培养,每品种 20 袋。 菌丝开始萌发时,用直尺测量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满袋后移入菇房脱袋出菇,并对出菇特性进行对比。 2 同香菇菌株液体菌种菌丝体生物量和菌液 测定将 6 个香菇菌株接入同一配方的液体培养基内,每瓶装 100养液,每个处理重复 5 次,培养结束后,测定不同香菇菌株之间菌丝体的干重和初、终 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香菇菌株之间生物量(mg/ 止 5、6 个香菇菌株在应用于栽培时,135、9015 四个菌株抵抗力相对较弱,菌丝生长慢。 241丝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污染相对较低。 丝生长最快,10 日均值为 103 菌丝生长最慢,说明各菌株菌丝生活力有一定差异。 同菌株出菇情况各菌株栽培试验结果见表 3。 表 3 不同菌株的出菇特征(单位:g、%)菌株出菇早晚出菇特性菇盖大小柄长子实体颜色总产量生物效率位次单中单中短浅褐色 单中短褐色 单/丛中中茶褐色 早单/丛小短浅褐色 单大小短褐色 可以看出 6 个香菇菌株中 939、菇晚,属晚熟型菌株。 产量最高为 次为 物学效率,2419015939 讨论本试验通过对 6 个香菇菌株的液体菌种栽培特性进行分析,可看出,6 个菌株中以 241个菌株菌丝活力、生长势以及抗杂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宜于液体菌种代料栽培。 对于同一菌株在不同温度等生态因子条件下的培养特性和出菇特性及其产量的对比还需进一步试验。 注: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华中农业大学吕作舟教授的大力支持,深表谢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