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F2中野生型所占比例是 2/ 5,请推测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斯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 Y代表黄色, y代表鼠色, B决定有色素, b决定无色素(白色)。 已知 Y与 y位于 2号染色体上,以纯合黄色鼠做母本,隐性纯合白色鼠做父本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 B、 b)是否也位于 2号染色体上(只考虑体色,不考虑其他性状 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 F1;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统计 F2中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 结果及结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医不位于 l、 2号染色体上;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 2号染色体上。 (二)选考题:共 10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序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0.【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10分) 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 19 所示。 ( 1)为了提高出油率,也因为柚皮易焦糊,宜采用 __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 __________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 2)为了分离出优良的乳酸菌 A,需要制备 __________培养基;若需长期保存菌种,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 ( 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 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 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 __________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 4)某橘农发现自家一橘树具有抗虫性状,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 若用花药离体 培养,则应选择 __________期的花药成功率最高。 确定花粉发育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若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 __________法。 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花粉通过 __________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 __________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31.【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0分) 我国已实现部分“胚胎工程产业化”,如肉牛、奶牛胚胎工程产业化。 图 24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产业化培育良种牛的过程, a— h为操作过程,请回答: ( 1)培育“试管牛 C”技术的操作流程中, d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 h操作的核心是 ______________,受精时卵母细胞处于 ____________期。 ( 2)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 如建立生产生长激素的乳房生物反应器,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与 __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培育成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药物。 ( 3)图中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 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 ______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处理,在进行胚胎进割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 ( 4)图中为了获得良种奶牛更多的卵母细胞,常对良种奶牛注射 _______________激素。 移植后的培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卷二 生物参考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D A A B C C A C B D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D B D C D C A C D 【解析】 ,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致相同, A 错误。 ATP、磷脂的组成元素中都有 C、 H、 O、 N、 P;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中有 C、 H、 O、 N, B错误。 蛋白质分子中的 N 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分子中的 N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C错误。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胆固醇,维生素 D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着营养作用,性激素具有调节作用, D正确。 、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主要是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还是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A错误。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 胞不一定有线粒体,有线粒体的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B错误。 高等植物细胞中不是都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而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 C错误。 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DNA和 RNA, D正确。 ,病毒的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完成,①正确;并非所有病毒都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如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细菌没有内质网,②错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以 DNA为遗传物质,③错误;真核生物细胞 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的有序进行,④正确;真 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能进行细胞分裂,但不是都有细胞周期,只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⑤错误。 ,吞噬细胞摄取抗原以胞吞方式进行,体现了膜流,质壁分离时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没有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所以不能体现膜流, A 错误。 变形虫和酵母菌均可以发生膜流, B 正确。 膜流指的是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正确。 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结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D正确。 制中心,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核仁被破坏,胰岛素不能合成, A正确。 内质网、高尔基体之间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不是所有的细胞器都可以, B错误。 细胞膜上的蛋白的形成过程类似分泌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细胞器有关, C正确。 细胞内的反应分为耗能反应(吸能反应)和产能反应(放能反应),耗能反应,总是与 ATP 的水解反应联系,产能反应总是伴随 ATP的合成, D正确。 B 为糖蛋白,癌细胞的细胞膜 I 糖蛋白比 II 常细胞少, A 正确。 O2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 进入细胞, B正确。 浆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抗体,而 d方式为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协助的主动运输, C 错误。 A 方式也为主动运输,可根据细胞的需要选择性吸收营养物资,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正确。 a 组, A点后,限制因素为底物的浓度, A正确,图乙中,当低温浓度一定时,减少酶量,反应速率降低, B 正确。 图乙 B、 C 点的速率值是一个定值,无法用曲线 c 和 d表示, C 错误。 图乙曲线 b是在最适 pH 下测定的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无论pH增大还是减小,曲线 b都应变成曲线 f, D正确。 b→ a时,酶活性降低 ,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pH改变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 d向右移, e不移, A错误。 图乙是在最适温度下,pH=b 时 H2O2分解产生的 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温度较低,则酶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温度降低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 d向右移, e不移, B正确。 pH=c时,过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催化 H2O2水解,但 H2O2在常温下也能分解,所以 e 不为 0, C 正确。 H2O2量增加时,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起化学反应的平衡 点升高,即 e向上移, d向右移, D正确。 , a 点时光和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在 a 点之前就进行光合作用,①错误; 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 CO2吸收速率大于 0,说明植物在积累有机物, 6— 18时,植物一 直在积累,所以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 18时,②错误;曲线 bc段的变化是由于气温高,蒸腾作用旺盛,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关闭气孔,导致植物 CO2吸收的减少, de段的变化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引起的,③错误;在 bd 段,甲植株吸收 CO2 速率没有下降,可能是某种原因使其叶片的气孔无法关闭导致的,④正确。 甲中氧浓度为 a时,细胞只释放 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图乙中的 A 点, A 正确。 图甲中氧浓度为 b 时, CO2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系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养呼吸强度大,应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