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水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较, XX 气象站暴雨资料 推求的洪峰流量最小,“三查三定”资料推求的洪峰流量居最大,查《手册》暴雨资料推求的洪峰流量居中。 通过复核并分析发现,“三查三定”水文计算按照 79版的水文计算手册计算,其暴雨按长历时 (大于 24 小时至 7 日 )暴雨公式计算,而现在查《手册》暴雨资料推求洪水是符合《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4393 的规定,用短历时暴雨资料推求洪水。 因此 “三查三定”中推求的洪峰流量不可取。 当 P=%时, XX 气象站暴雨资料和查《手册》暴雨资料推求的洪峰流量分别为 和 , XX 气象站暴雨资料推求的洪水比查《手册》暴雨资料推求的洪水小 %。 XX气象站暴雨资料 1/6 小时、 1 小时、 6 小时资料为 1980年~ 20xx年共 29 年系列, XX气象站暴雨资料系列太短,而《手册》暴雨资料是通过分区综合分析,又经省内专门审查会议的审查和长江协作片审查验收,并由水电部批示:“ 在无实测流量资料系列的地区,可作为今后中小型水库进行安全复核,及新工程设 根植三峡 服务水利 第 14 页 计计算的依据”。 以偏安全的角度考虑, 本次除险加固采用查《手册》暴雨资料推求的洪水成果。 表 24 XX 水库 洪水成果表 频率 P(% ) (校核工况 ) 5(设计工况 ) 洪峰流量 Q(m179。 /s) 洪水总量 W(万 m179。 ) 三、设计洪水过程线 该河流为山溪性河流,洪水过程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峰型为中峰尖瘦型,校核、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 25。 表 25 XX 水库 设计、校核洪水过程线 序 号 P= 5% (设计 ) P=%(校核 ) 历时 (h) 流 量 (m179。 ) 历时 (h) 流 量 (m17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四、施工分期洪水 本工程 除险加固 需将水库蓄水放空后进行整治, 施工考虑在一个 根植三峡 服务水利 第 15 页 枯水期完成整治。 鉴于枯水期降雨量小,形成的洪峰流量也小,对本工程的整治施工影响有限,故本次设计未推求施工分期洪水成果。 水库调洪计算 一 、洪水调节计算方法 本水库的调洪计算采用水量平衡法。 利用水库库容曲线、溢洪道泄流曲线和设计洪水流量过程线,从正常蓄水位 (堰顶高程 )起调,求得最高库水位、最大库容及最大下泄流量。 二 、起调水位 本次水库大坝 整治后 堰顶高程 ,从 起调。 三 、调洪运用方式 XX 水库 本次 复核不考虑防洪限制水位,其溢洪道为开敞式溢洪道,故调洪运用方式为自由溢流方式。 四 、 水文~库容曲线 XX水库 ~库容曲线在“三查三定”时采用的是 XX 区水务局 1984年施测的 1/500 库区地形图的成果,其精度尚可,本次调洪计算仍采用此成果,其成果见 XX 水库 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 26。 表 26 XX 水库 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 水位 (m) 库容 (万 m179。 ) 水位 (m) 库容 (万 m179。 ) 五 、 水位~泄流曲线 本次溢洪道 整治 方案是 在 大坝右 岸 拓宽 溢洪道,溢流堰形式采用宽顶堰,堰宽度 ,溢流堰过流能力采用下式计算: 根植三峡 服务水利 第 16 页 Q=mε B g2 Ho3/2 式中, m—— 流量系数,取 m=; ε —— 侧收缩系数, ε =; B—— 堰宽, B= ; 0H —— 堰顶水头。 计算结果见 XX 水库 水位~泄流曲线表 27。 表 27 XX 水库 水位~泄流曲线表 水位 (m) 流量 (m179。 /s) 水位 (m) 流量 (m179。 /s) 六 、 水库调洪计算 本次调洪计算方法为水量平衡法 ,按四川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水库洪水调节计算程序》在微机上进行洪水调节计算。 其成果见表 28。 表 28 XX 水库 洪水调节计算成果表 频率 (%) 重现期 (年 ) 洪峰流量 (m179。 /s) 最高库水位 (m) 最大库容 (万 m179。 ) 最大下泄量(m179。 /s) P=5 20 P= 200 根据本次调洪演算结果,本次整治后为 万 m179。 (对应水位为本次计算结果的校核洪 水位 高程 ),仍属于小 (二 )型水库,即 V 等工程,工程等级不变。 坝顶高程复核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xx),坝顶超高按下式确定: 根植三峡 服务水利 第 17 页 Y=R+e+A 式中: Y—— 堤顶超高; R—— 设计风浪爬高; e—— 设计雍水高度; A—— 安全超高 本工程大坝为 5 级建筑物,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坝顶的安全超高设计洪水工况下取 ,校核洪水工况下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xx)之规定,坝顶高程等于 水库静水位加相应的超高Δ h。 应分别按以下运行情况计算,取其最大值: ( 1)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 ( 2)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 根据本地区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W=,吹程 D=250m,洪水位段坝坡坡率 m=,以及坝前平均水深 H 等资料,参考《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xx 计算坝顶超高。 考虑风速时非常运用情况下按多年平均最大风速计,正常运用情况下 5 级建筑物按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 倍计算。 平均波浪爬高按正向来波在单坡上的平均爬高公式: mmw Lh2Δm m1 kkR +=计算, 不同累计频率下的波浪爬高 Rp与平均波浪爬高 Rm 的关系《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xx 表 ;安全超高据规范分别取、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29。 根植三峡 服务水利 第 18 页 表 29 XX 水库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项 目 正常运用 (p=5%) 非常运用 (p=%) 计算风速 V(m/s) 吹 程 D(km) 波浪爬高 R(m) 雍 高 e(m) 安全加高 A(m) 坝顶超高 Y( m) 水库静水位 (m) 计算坝顶高程 (m) 整治后 坝顶高程 (m) XX 水库 整治后 坝顶高程为。 由上表可知, 整治后的坝顶高程能满足防洪标准及超高要求。 根植三峡 服务水利 第 19 页 3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概述 区域地质条件 区域地形以狭长条形山脉与宽缓浅丘地形相 间分布为主,自西向东,主要有蓥山、铜锣山、明月山背斜,另有七里峡、假角山、黄草山向斜等分布。 区域内山岭陡窄峻峭,标高多在 700~ 1200m,顶部灰岩溶蚀成为槽谷,两侧砂岩则挺拔形成山脊,组成“一山二岭”或“一山三岭”的特有地形。 山岭间丘陵地形宽缓深延,标高多在 300~500m。 区域地质构造部位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之东部,构造形迹以 NNE~ SSW 向的梳状皱褶为主,东北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向外波及的影响,局部形成北西向构造。 区内构造作用力分布不均,背斜褶皱紧闭,为梳状~箱状形态,向斜开阔,成为典型的隔档式 构造,断裂为压性、压扭性为主。 一般沿背斜部分布,局部有小规模横向断层交切。 工程区的地震活动与 XX~ 遵义基底断裂有关。 该地震带及其附近中小地震活动较频繁。 有历史记录以来,带内发生的震级大于 级的地震有三次,即 1854 年南川 、 1989年 11月 20 日渝北区统景镇 级、。 在相邻的自贡 ~ 古蔺地震带荣昌县仁义镇, 1997 年、 1999 年和 20xx 年曾先后三次发生震级 ~ 级地震。 上述各次地震对工程区的影响烈度均小于Ⅵ度。 20xx 年版《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1: 400万)划 定的工程区超越概率 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该区新构造运动不强,主要表 根植三峡 服务水利 第 20 页 现为间歇性上升,全新世以来,上升速度减弱。 因此,构造区稳定性良好。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一、水库渗漏 库区位于 XX 区东南部,为侵蚀剥蚀丘陵地形,谷底高程,两岸山顶高程约为 ,相对高差 左右。 库区地层单一, 坝区的地层岩性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2s)下部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等,第四系沉积物以粘土、沙土为主,厚度小,主要分布于坡间凹槽、低洼地带及河床中。 岩性均系不易溶蚀和相对隔水, 岩层产状倾向 317176。 ,倾角 8176。 ,地质构造简单,层位清晰,岩体较完整,库区 内无相邻深切河谷,库盆周围山体较为雄厚,层间裂隙不发育。 经现场调查分析,推测库周山体地下分水岭高程分布在水库正常水位以上。 未发现库区渗漏。 二 、 库岸稳定 水库库岸由 中~厚层泥岩及砂岩组成。 侏罗系岩层局部裸露,局部地段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及残坡积层堆积。 岩层产状倾角较缓,植被覆盖较好,未发现大的滑移体及不利的物理地质现象,岸坡边坡总体较稳定,未发现塌岸现象。 三、库区淹没及淤积 水库汇水范围内,库周山势不高,植被较好,但岸坡残积物 厚度较薄,库区内无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及滑坡,固体径流来源总量较小。 蓄水后多年来未造成水库大面积淤积。 根植三峡 服务水利 第 21 页 坝区工程地质 一、地形地貌 枢纽区地处侵蚀、剥蚀的浅丘地貌区,沟谷呈宽缓的不对称“ U”字型,左侧较缓,而右侧较陡。 沟谷方向由西南向东北展布,与坝轴线垂直。 最低谷底高程。 拦水坝两岸坡角 15~ 30176。 ,多为侏罗系砂泥岩出露。 二、地质构造 该水库大坝枢纽工程位于 梁平向斜与箐口背斜之间 ,工程区未见断层及破碎带。 构造以构造~侵蚀为主,基岩出露地段露头良好,岩层产状为 317176。 ∠ 8176。 主要发育裂隙 为卸荷裂隙与风化裂隙。 通过调查,未见软弱夹层,主要裂隙有两组:第一组裂隙 L1, 105~ 120176。 ∠ 70~ 80176。 ,裂隙平直、光滑,无充填物,裂隙长度 ~ ,间距 ~ ,为硬性结构面。 第二组裂隙 L2, 270~ 290176。 ∠ 60~70176。 ,裂隙平直、光滑,少量粘土充填,裂隙长度 ~ ,间距 ~ ,为硬性结构面。 三、地层岩性 枢纽区出露地层为 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 J2s) ,岩性为红色~紫红色泥岩与砂岩互层。 基岩表面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 Q4el+dl)、冲洪积 层( Q4pal)和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Q4s)。 区内岩性自上而下为: a、残破积土( Q4el+dl):主要分布于坝区左、右两岸的斜坡上及谷底耕地上,为紫红色,褐黄色粉质粘土,粘性中等,可塑状态。 坡面 根植三峡 服务水利 第 22 页 分布厚度一般在 ~。 b、冲洪积土( Q4pal):主要分布于坝区上游两侧的荒地上,为黄褐色,粘性中等,软塑状态。 坡面分布厚度一般在 ~。 c、人工填筑土( Q4s) : 主要为坝体填筑土,红褐色粉质粘土,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为修建水坝堆填而成,堆填时 间 50年以上。 含有少量植物根系及泥岩小颗粒。 最大厚度为。 d、砂岩:主要分布在坝区大坝下及两岸坝肩,灰白~紫红色,中细粒结构,厚层构造,主。重庆市某水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80 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 80 生产危害因素分析 ..
X 中 心医院) 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由 XX 中心医院、回龙坝镇卫生院 、凤凰镇卫生院组建而成,拥有病床 100 多张。 重庆市沙坪坝区 XX 中心医院扩建检验中心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医院创建于 1956 年,办院历史悠久。 分别于 20xx 年、 20xx 年合并回龙坝镇卫生院、凤凰镇卫生院,组建了 XX 医院集团。 XX 中心 医院开设急诊内科、普通内科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300 4 最大纵坡 % 5 最小纵坡 % 6 路基宽度 m 36 7 行车道正常横坡 % 8 人行道横坡 % (反向) 9 路缘石高出路 面高度 m 10 路面结构类型 沥青混凝土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 有限公司 日本电子电机产业园场平工程 13 11 道路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 年 / 12 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年 / 13 竖曲线最小半径 m 凸: 3000 凹: 2500
灰质白云岩 白云石 70~75 不透明矿物、后期方解石脉微量 方解石 20~25 T1j41 含泥质灰质白云岩 白云石 75~80 孔洞少量,不透明矿物微量 方解石 10 粘土矿物 10 T1j42 微晶白云岩 白云石 95 方解 石、孔洞少量,不透明矿物微量 T1j44 含泥质微晶白云岩 白云石 80~85 不透明矿物、后期方解石脉微量 方解石 5 粘土矿物 10 T1j44 含泥质灰质白云岩
.....................................................................10 自然条件 ..........................................................................................................................
“我动手,我快乐”小手工制作评选活动方案 “我动手,我快乐”小手工制作评选活动方案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特举办牛家梁镇初级中学小学部 2013年手工制作大赛。 也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更加关注环保,热爱生活。 一、大赛主题:我动手,我快乐二、参赛对象: 小学部全体学生三、活动时间:2012 年 12 月 4 日至 12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