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黑木耳的袋栽技术内容摘要:

2、防止高温流耳。 具体栽培期:海拔 500 米以上地区,9 月中旬至 10月上旬制作生产菌筒,10 月下旬开始出耳,至来年 4 月底采收结束;海拔300500 米地区,亦可栽培,但子实体生长时间相对较短,潮次减少,单产相对降低。 春栽子实体生长期太短,潮数少,单产低,且子实体生长后期常遇高温,易流耳,不宜春栽。 配方选择目前栽培成功的配方有:木屑 8386,麸皮 1215,碳酸钙 2,含水量 55,木屑 8083,麸皮 1518,碳酸钙 2,含水量 55,温相对高时可选择配方,反之选择配方。 菌筒制作选规格为 0 厘米的聚乙烯料袋。 装袋、灭菌、接种、消毒按常规方法。 秋栽黑木耳接种时间一般在 9 月中下旬 3、,此时气温仍然较高,接种时易受杂菌污染。 因此,防止污染是黑木耳栽培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选择全瓶(袋)菌丝洁白、均匀,有木屑清香味,没有淡黑色原基,生长健壮的栽培种;其次接种时一定要做好菌种瓶(袋)表面和接种室的消毒。 接菌量要相对多一些。 接种后 7 天内室温控制在 2728,菌丝迅速成活定植,7 天后,室温控制在2425。 为减少二次感染,前期尽量不要翻袋。 一般 4045 天菌丝走满袋。 由于黑木耳菌丝体见光刺激后易形成原基,因此菌丝体培养期间要求培养室黑暗。 出耳管理先要选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的地块建棚,棚内搭培养架。 当菌丝走满筒时,将菌筒搬入棚内,排上培养架,让菌丝恢复 23 天后开穴。 穴间距56 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