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油茶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好,阳坡、半阳坡,日照时间长的酸性红壤土缓坡山地。 2. 选种壮苗。 选用当地抗病丰产良种,如福建省可选建瓯的红桃茶 1 号。 壮苗标准:甲级嫁接苗,苗高 2530 厘米,基径粗 米二级嫁接苗,苗高 1520厘米,基径粗 米甲级优良家系苗(实生苗)苗高 20 厘米,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 科学整地。 整地要求: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小于 15 度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梯状整地。 4. 合理密度。 种植密度 60110 株/亩,适宜的行距为 3,株距为 23米。 5. 科学种植。 拌匀基肥覆表土 3、,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 6. 强化培育。 苗木种植后每年抚育 23 次,第一次在 45 月,第二次一般在78 月。 冬季结合深垦施土杂肥。 前三年需摘掉花蕾(指当年生嫁接苗),以加快树冠成形。 林间种植豆科类植物或矮秆作物。 7. 修剪成形,树冠以自然开心形为主。 幼龄树:在幼树主干距地面 50 厘米处短截定干,选留 34 条分布均匀、分枝角度适宜的斜生枝条为主枝,待其长到 4050 厘米高后矮截,各选留 23 条分枝作为副主枝,再待其长到 3040 厘米高后矮截,培养成为结果母枝。 通过矮截、摘心,使其形成中通外茂自然开心形的丰产树冠。 结果初期:当植株长势旺盛时,可在坐果节位之后摘心如植株 4、长势较弱时,须增强树势,扩大树冠。 结果盛期:矮化树冠是调节油茶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盛产期营养枝上如有新梢发生,应在留果节上的 34 叶处及时摘心生长过旺的徒长枝要及时剪除,过密树冠实行开天窗,回缩长枝,培养适量的结果母枝,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更新期:结果若干年后,结果层逐渐上移,内部枝干上抽枝很少,趋向衰退,此时应于春季在离地面 50100 厘米高处短截回缩,更新树冠,并注意施肥以恢复树势。 8. 科学施肥。 幼树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定植当年 67 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施薄肥,1 株 25 克,要相互距离 30 厘米宽,避免肥害。 第二年 3 月新梢萌动前施速效氮肥,每株 克,12 月上旬 6、减少病虫害。 4. 蓄水保土保肥。 坡度陡的林地,要尽可能整成梯形,或者按带状水平开挖1宽的竹节沟。 5. 修枝整形。 通过修枝整形改善茶林透风透光条件。 对老树要剪去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和病残、虫枝等,剪除的病虫枝要烧毁。 上述培养丰产树形结构工作,应在冬季进行。 6. 合理施肥。 一是间种绿肥,二是茶枯茶壳还山,三是追施氮、磷肥。 施肥方法:冬季施土杂肥,每株约 30 千克春季施以氮、磷为主的复合肥,每株 12 千克。 7.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 47 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或多菌灵等杀菌剂。 如受天牛、象虫为害,应选用 90%敌百虫晶体 1000 倍液喷杀。 8. 适时采摘。 福建油茶大多是立冬籽,在立冬节过后 1 周(约 11 月中旬),当树上 5%的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并呈现完全成熟时采摘。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建瓯市迪口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邮编:353133)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