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的衰老同步测试题内容摘要:
9.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 , 错误的是 ( ) A. 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 少 , 细胞萎缩 , 体积变小 B. 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减慢 C. 衰老细胞的形态 、 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D.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 , 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解析】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内生理生化过程 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结果是: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且细胞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答案】 D 10.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主要特征的描述 , 属于结构改变并且错误的是 ( ) A.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 使物质运输功能 降低 B. 细胞核体积增多 , 染色质固缩 C. 核孔是离子 、 水分子等的运输通道 D. 人的哀老细胞萎缩 , 体积变大 【解析】 据题意, A项描述既属于功能的改变又是正确的描述; B项的描述虽然属于结构的改变但却是正确的描述; C项不属于衰老细胞的特征,而且描述是错误的; D 项属于衰老细胞体积变大是错误的。 【答案】 D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的 B. 老 年人体内也有幼嫩的细胞 C. 年轻人体内无衰老细胞 D. 克隆 “ 多利 ” 羊用的乳腺细胞核与去核卵细胞融合的杂交细胞和受精卵正常发育时 , 细胞分裂次数是相等的 【答案】 B 12. (2020 年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 、 分化 、 衰老和凋亡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 , 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 、 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 C.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 , 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 多细胞。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的衰老同步测试题
相关推荐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的现象。 据此回答 7— 8题。 华北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c d e 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6分) 材料一: 图中 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 农业部于 2020年 11月 6日发文要求;在我国 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 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
鲁湿地作为背 景材料,综合考查青藏高原地区的能源、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及保护。 第 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能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 第 2题,拉鲁湿地能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但不能增加温度。 第 3题,湿地是 “ 地球之肾 ” ,具有不可替代的环境功能,因此不能大规模开发,发展种植业。 答案:
11.当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 ) A.能源消耗太多,环境污染严重 B.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保护良好 C.粮食生产过剩,其他农产品依赖进口 D.农村人口大量流人城市,农业人口不足 12.下列有关绿色社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硬件设施的社区。 其硬件建设包括:绿色 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
于 34 月土壤解冻后播种,56 月份采摘供应。 若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北方各地可以秋播,于冬春供应。 播种量,矮生品种 1520 千克,蔓生品种 0 千克。 若进行育苗移栽,为避免定植时伤根,需采用营养钵育苗,每钵播 34 粒种子,育苗期 15 天左右,12 片真叶时定植。 畦行栽,畦宽 ,每畦栽或播种蔓生品种两行,矮生品种 4 行。 穴距 810 厘米,每穴播 23 粒种子。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选 A。 我国之所以要启动 “ 煤变油 ” 项目,是因为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以煤为主,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煤变油 ” 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2020年银川质检 )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到 202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 202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