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 ,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1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土地沙化严重 ,水源不足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 、保持水土 、保护生物多样性 、稳定大气成分 、吸烟除尘 2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三河牛生长在内蒙古高原东部 2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 ) ,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 ,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应该禁止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这片雨林是能保 护住的 2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热带雨林除被称为“绿色腰带”外,还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 ( ) 2说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是因为它能 ( ) 、食品和饮料 、涵养水源 二、综合题 (共 50分 ) 2读“世界森林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 (8分 ) (1)图中 A代表的森林类型是 _________,主要分布 ______洲和 _______洲。中图版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读“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 26~28 题。 15.“热岛 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的破坏 C.城市大量消耗能源释放废热 D.城市水域面积小,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不大 16.很多城 市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广种花草林木,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市区大气污染物污染郊区 B.净化空气、增湿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
( )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 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11.从河流对城址选择的关系看,兰州属于 ( ) A.两条大河的交汇处 B.陆上交通线过河点位置 C.河流水运的起点 D.内河航线的终点 12.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 ) A.为了降低线路 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读
2、 月 20 日)活动积温 400的指标,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合理确定。 一般播种期比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期确定的播种期适当推迟 5,以 10 月底至 11 月初播种为宜,以免播种过早生育期提前发生冻害。 二、适度密植,建立高产群体。 土壤肥沃的高产田,宜采用精播高产栽培技术适期播种,每亩基本苗以 8为宜;土壤肥力中等的田块,每亩基本苗以12为宜。 适期播种的,每亩用种量为
持。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 1 13题。 12.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3.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 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 12选 D, 13选 C。 城 市建设过程中由于路面的硬化,使得降水下渗减少
2、玉米穗,保留 12 层内皮(以不裸露籽粒为宜),放入 05的甘藻聚糖水溶液中,浸渍 510 分钟,捞出并沥干水分。 如果采收时温度高于 18 摄氏度,可采取一层玉米穗一层细沙的贮存方法,通过细沙的吸热作用解决嫩玉米发热、霉变的难题。 若是在晚秋采收的嫩玉米,可直接在空气流通良好、无阳光直射的房间内贮存,贮存前可在地面用砖砌成 3040 厘米高的通风道,然后将处理后的玉米穗码放在上面即可。
源空间分布不均的 途径是 ( ) 12. 关于水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补给的不均衡性 B.时空分布的循环性 C.利用的广泛性和可替代性 D.水利、水害的双重性 13. 下 列 大 河 流 域 不 属 于 人 类 文 明 发 源 地 的 是 (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 印度河 —— 恒河流域 D.田纳西河流域 14.古代的“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都经过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