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持。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 1 13题。 12.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3.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 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 12选 D, 13选 C。 城 市建设过程中由于路面的硬化,使得降水下渗减少,会导致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加大汛期洪峰流量。 ( ) 【解析】选 D。 唐人街大多是在当地华人分布集中的地区,是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趋同性而形成的。 ,正确的是( ) ,而美国城市的中心及四周的建筑物高度相差不大 , 美国建筑更具现代风格 的共同点是都有围墙 ,欧洲人口和工业向城市大量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区也建起了高层建筑 【解析】选 B。 欧洲历史悠久,市中心多保留了古老的建筑;美国发展较晚,市中心多高楼大厦,更具现代风格。 二、非选择题(共 40分) ,利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2分) ( 1)从图中交通网判断: A、 B、 C、 D四地中,最 有可能是中心商务区的是 ,原因是。 ( 3分) ( 2)从城市工业区移动的趋势看, B地与 C地比较, 地更适于新建稍具规模的工厂,原因是。 ( 3分) ( 3) A地与 D 地的住宅区中, 地为高级住宅区,原因是 ; 地是低级住宅区,原因是。 ( 6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等高线图弄清地势高低,仔细观察交通线弄清交通便利程度。 从图中可看出, B地交通网密集,通达度高,地势低平位于市中心,宜建商务区。 今。中图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 ,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1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土地沙化严重 ,水源不足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 、保持水土 、保护生物多样性 、稳定大气成分 、吸烟除尘 2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三河牛生长在内蒙古高原东部
读“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 26~28 题。 15.“热岛 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的破坏 C.城市大量消耗能源释放废热 D.城市水域面积小,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不大 16.很多城 市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广种花草林木,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市区大气污染物污染郊区 B.净化空气、增湿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
( )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 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11.从河流对城址选择的关系看,兰州属于 ( ) A.两条大河的交汇处 B.陆上交通线过河点位置 C.河流水运的起点 D.内河航线的终点 12.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 ) A.为了降低线路 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读
2、玉米穗,保留 12 层内皮(以不裸露籽粒为宜),放入 05的甘藻聚糖水溶液中,浸渍 510 分钟,捞出并沥干水分。 如果采收时温度高于 18 摄氏度,可采取一层玉米穗一层细沙的贮存方法,通过细沙的吸热作用解决嫩玉米发热、霉变的难题。 若是在晚秋采收的嫩玉米,可直接在空气流通良好、无阳光直射的房间内贮存,贮存前可在地面用砖砌成 3040 厘米高的通风道,然后将处理后的玉米穗码放在上面即可。
源空间分布不均的 途径是 ( ) 12. 关于水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补给的不均衡性 B.时空分布的循环性 C.利用的广泛性和可替代性 D.水利、水害的双重性 13. 下 列 大 河 流 域 不 属 于 人 类 文 明 发 源 地 的 是 (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 印度河 —— 恒河流域 D.田纳西河流域 14.古代的“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都经过河西走廊
市多,如威尼斯、俄罗斯等 ( ) ( ) ( ) “绿色金子”的是( ) 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 _______部,占欧洲面积的 _______左右,这里绝大多数是 ______国家。 2.“欧盟”的全称是 ________联盟,是区域性的 ________组织。 目前有 ________个成员国,都是经济 ________国家。 这个组织的目的是加强本区各国之间的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