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单元综合测评第2单元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作恶事人耶。 ” 乃释然 , 除秘书郎。 寻改 吏部 . . 员外郎。 元和初 , 迁吏部郎中 , 掌曹事 , 为吏所蔽 , 滥用官阙 , 黜为著作郎。 转国子司业 , 迁给事中。 制敕有不可 , 遂于黄敕后批之 , 吏曰: “ 宜别连白纸。 ” 藩曰: “ 别以白纸 , 是文状 , 岂曰批敕耶。 ” 裴 垍 言于帝 , 以为有宰相器 , 属郑 罢免 , 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藩性忠荩 , 事无不言 , 上重之 , 以为无隐。 元和六年 , 出为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 未行卒 , 年五十八 , 赠户部尚书。 藩为相才能不及裴 垍 , 孤峻颇后韦贯之 , 然人物清规 , 亦其流也。 (选自《旧唐书 列传第九十八》 , 有删改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 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仆射公奄忽 /如此公宜在州 /防遏今弃州 /此来欲何也 /宜疾 去 /不若此 /当奏闻 B. 仆射公奄忽如此 /公宜在州防遏 /今弃州 /此来欲何也 /宜疾去 /不若 /此当奏闻 C. 仆射公奄忽如此 /公宜在州防遏 /今弃州此来 /欲何也 /宜疾去 /不若此 /当奏闻 D. 仆射公奄忽 /如此公宜在州防遏 /今弃州此来 /欲何也 /宜疾去 /不若 /此当奏闻 【解析】 “ 今弃州此来 ” 是完整结构 , 中间不应断开 , 故排除 A 和 B。 “ 不若此 ” 是完整结构 , 中间不应断开 , 故排除 D。 【答案】 C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幕 , “ 幕府 ” 的简称 , 指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 有时也泛指官署。 B. 释氏 , 释迦牟尼佛姓释迦氏 , 故称为 “ 释氏 ”。 后亦指佛教。 C. 令狐 , 复姓 , 春秋时晋之魏颗封于令狐 , 后世因以为姓。 D. 吏部 , 中国古代官署之一 , 掌握官吏的任免、升降等事务 , 还主管接待外宾之事。 【解析】 “ 接待外宾之事 ” 不属于吏部主管事务。 【答案】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李藩性情淡泊。 他们家本来很富有 , 父亲去世时 , 前来吊祭的亲属中有人拿走东西他也不制止 , 还致力于施舍 , 后来变得贫穷了。 B. 李藩断事非常准确。 洛中盗窃案中 , 有人诬告牙将令狐运 , 李藩为令狐运争辩 , 杜亚不听从 , 李藩辞职 , 真正的盗贼捕获后 , 李藩名望大增。 C. 李藩得遇知己。 杜兼上奏诬告他在建封死时摇动军心 , 德宗下诏让杜佑杀了他 , 杜佑为其辩解 , 德宗才 消了怒气,并任命他做秘书郎。 D. 李藩为人率直。 他在皇帝诏书后直接写批文 , 官员们告诉他应该另附白纸 , 他却认为另附白纸是文状 , 不能叫批敕。 【解析】 “ 杜佑为其辩解 , 德宗才消了怒气 ” 错误 , 德宗在杜佑辩解后并没有消气 , 而是在看到李藩后才相信他的为人 , 并任命他为秘书郎。 【答案】 C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 (1)年四十余未仕 , 读书扬州 , 困于自给 ,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4 分 ) 译文: (2)藩为相才能不及裴垍 , 孤峻颇后韦贯之 , 然人物清规 , 亦其流也。 (4 分 ) 译文: 【解析】 注意关键词语的翻译。 (1)仕 , 做官。 自给 , 依靠自己满足生活需要。 晏如 , 泰然自若。 (2)孤峻 , 孤高严正。 后 , 不及。 流 , 同一流 (一类 )。 【答案】 (1)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 , 在扬州读书 , 供养自己都困难 ,妻子儿女都责怪他 , 他却泰然自若。 (2)李藩任宰相才能不如裴垍 , 孤高严正又不及韦贯之 , 然而人品清正自持 ,和他们也属于一类人物。 【参考译文】 李藩 , 字叔翰 , 赵郡人。 他的父亲李承 , 任湖南观察使 , 他也很有名。 李藩少年时性情淡泊讲求节操 , 容仪文雅 , 爱好学习。 父亲去世 , 家里财产富足 , 前来吊祭的亲属中 , 有人拿走东西他也不禁止 , 后来更加致力于施舍 , 没过几年就贫穷了。 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 , 在扬州读书 , 供养自己都困难 ,妻子儿女都责怪他 , 他却泰然自若。 杜亚任 东都留守 , 因为李藩是故人之子便任用他为从事。 洛中发生了盗窃案件 , 有人诬告是牙将令狐运所为 , 杜亚相信了 ,拷打后给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运是冤屈的 , 为他争辩 , 但杜亚不听从 , 于是辞职离开了。 后来捕获了真正的盗贼宋瞿昙 , 李藩 (因此 )更加有名望。 张建封在徐州时 , 征召他担任从事 , 居于幕府之中 , 李藩待人谦逊 , 从不计较琐屑之事。 杜兼任濠州刺史 , 带有节度使职衔 , 张建封病重 , 杜兼急忙赶到府中 , 暗中有所企图。 李藩与同僚探望建封时 , 出来哭着对杜兼说: “ 仆射公忽然病重如此 , 你应该在州中镇守 , 现在放弃本州的事务来这里 , 想要做什么。 你应该立即离开。 否则 , 我一定会上奏皇上。 ” 杜兼仓促间惊惧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 ,于是径直回去了。 建封死后 , 杜兼悔恨自己企图没有得逞 , 非常怨恨李藩。 回到扬州不久 , 杜兼就上奏诬告李藩在建封死时摇动军心。 德宗大怒 , 暗中下诏让杜佑杀了他。 杜 佑一向器重李藩 , 怀揣诏书十天都不忍心执行 , 于是请李藩一起讨论佛学 , 说: “ 因果报应这方面的事情 , 确实有吗。 ” 李藩回答说: “ 确实有。 ”杜佑说: “ 果真如此的话 , 你遇事不要恐慌。 ” 于是拿出诏书给他看。 李藩看后 ,不动声色 , 说: “ 我和杜兼之间确实是报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