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2听听那冷雨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人类要设法改变气候,使它有利于人类。 ① 处根据上文的 “ 不仅 ” 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 “ 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 句。 ② 处根据上文 “ 但是 ” 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 “ 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 句。 ③ 处根据上文 “ 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 ” 及文段意思,可推导出 “ 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 句。 【答案】 (示例 )① 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② 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③ 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阅读提升层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10 题。 余光中 —— 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 余光中从 12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 《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 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 “ 我愿意跟着它走 ” , “ 我将来一定要当作家 ”。 整个青年时代,余光中都在寻找着 “ 精神上的家人 ” ,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 “ 家人 ”。 1954 年,他的 “ 精神家人 ” 又增添了一大批。 余光中与钟鼎文和邓禹平等人共创了 “ 蓝星 ” 诗社。 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首的写,而是一辑一辑的写。 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 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 余光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 加上那年家里也发生一些大事:母亲去世,自己同妻子新婚才两年,大女儿刚出生,还没看清孩子的脸,他就匆匆地出发了。 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 “ 蓝星 ” 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 1964年, 36岁的余光中回到台湾,他质问自己,怎么都已经 36了。 拜伦、徐志摩,都在这一年结束生命;王勃、济慈,不到这年纪,便合上了诗集,竖起了石碑。 那一年余光中唯一 的儿子出生仅三天就夭折了。 丧子之痛加上诗人对于“ 我是谁 ” 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 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获得救赎。 余光中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新生事物摇滚乐。 特别是摇滚乐,甚至影响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 他在散文集中大量介绍了摇滚乐,并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 连余光中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诗歌被杨弦拿去谱了曲,继而引发了台湾的第一波校园民谣风潮。 “ 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 „„” 当时杨弦被余光中这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所打动,将《江湖上》等诗改编成 歌曲,如今最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也是其中之一。 1971年至 1972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乡愁》。 他回忆说,当时 20分钟一气呵成的原因, “ 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 20 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 20 多年 ” ,后来《乡愁》在大陆被选入教科书,电视台也用,很多人都会背。 1988 年,古稀之年的余光中出版了第二卷诗集。 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余光中说, “ 以前所想到的能入诗文的题材比较少,以前我主要写自己 —— 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你知道你不是谁,你幻灭;你知道你是谁,你放心。 ” 现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