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高温季节速成高产栽培内容摘要:

2、 15 千克、新鲜石灰 15 千克、石膏 15 千克、尿素 3 千克、酵素菌 克、磷酸二铵 4 千克、磷酸二氢钾 克、硫酸镁 克、克霉净 10 包、自然。 配方二:玉米芯 500 千克、小麦麸皮 50 千克、豆饼面 15 千克、新鲜石灰 20 千克、石膏 15 千克、尿素 4 千克、酵素菌 2 千克、硫酸镁 2 千克、磷酸二铵 5 千克、磷酸二氢钾 2 千克、克霉净10 包、自然。 讲究栽培技艺1、排异式通氧发酵。 出菇场地要选择在通风良好、靠近水源、遮阳效果好的场所。 采用半地下式菇房或塑料大棚,外层要覆盖较厚的草帘,保证菇场内外通风良好,设法降低棚内温度。 首先将培养料在向阳处充分拌匀、平铺,按料水 3、比 1:水后,翻料拌匀,然后堆积。 料堆高 、宽 ,料堆上面不必加盖任何物体。 保持每天翻料 56 次。 每次翻料后,用直径 5 厘米左右的木棒在料堆面间隔 30 厘米左右均匀打出到底的孔洞,用以排泄料内有害气体,使周围的空气随压强作用及时补充到料堆内,满足好氧菌群的需求,再利用这些菌群产生的生物热能杀灭病菌、害虫。 经过多次翻料,达到净化、熟化培养料的目的。 通氧式快速发菌在直径 28 厘米、长度 50 厘米的菌袋上对称打出两个直径 2 厘米的通透孔洞,用以补充氧气和排泄袋内过多热量和废气。 长期的栽培经验证明,这样打洞不仅能加速菌丝的生长,而且能避免高温烧袋造成的杂菌污染,确保菌丝快速发育,菇蕾健壮生 4、长。 渠道式规律出菇由于在菌袋上打了通氧孔洞,浓密的菌丝长出后又将通氧孔洞交织密封,从而形成了一道菌柱,此孔便可起到输氧渠道的作用,从而促使幼菇快速形成和生长。 而要达到规律出菇、提高产量的目的,还要做到及时疏蕾。 疏蕾的要求是仅保留孔洞处菌蕾的形成,以使营养集中向孔洞处的菌蕾积聚和输送,促进菇蕾快速生长和膨大,同时使平菇快速而有规律地养菌和出菇,既可提高产量,又能提升品质。 强化管理措施1、选好栽培料。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或玉米芯等原料作栽培料。 拌料前将栽培料放在阳光下曝晒 12 天。 添加多菌灵或其他种类的杀菌剂,不宜添加配方外的营养丰富的辅助材料。 拌料时要掌握好加水量,不要使含水量太高。 原料一 6、是湿度过大或过小,平菇的幼蕾形成后,如果菇室或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80,小菇体会因缺水而枯萎死亡,若平菇子实体膨大期间,喷水过多也容易水肿,变黄溃烂,也易感染病菌而死亡;三是通风不良,菇室或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易形成大如拳头或柄粗盖小的大脚菇。 所以,高温栽培平菇应该特别注意温湿度,若出菇期间气温过高,可用井水喷洒菇室降温,并加强通风换气,确保菇室(棚)内空气新鲜。 给菇房喷水时,要将水喷在地面及四周墙壁上,不可直接喷到幼菇的子实体上。 同时要正确掌握喷水量,现蕾后每天应喷水 45 次,喷水时做到少、匀、细,使相对湿度保持在 90左右。 5、菌袋巧摆放。 播种后的平菇菌袋,要单层排放于地面。 当气温超过28时,袋与袋之间要留出间隙,防止料温过高而烧死菌丝。 发菌期间经常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做到及时翻袋。 为加强培菌室的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有条件时可利用风扇、空调降温。 适时采收上市高温期间的平菇采收上市,要把握 68 成熟适时采收,及时上市销售,以获得高价高效。 不宜超过 8 成熟。 及时采摘平菇子实体,不仅品质好,售价高,还可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避免孢子的形成,且对下一潮菇及早转潮、出菇、快速生长和夺得高产极为有利。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