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白霉病内容摘要:

状主要侵害叶片。 初发病时在叶面产生浅绿色或黄色无明显边缘的斑驳,病斑扩展有时受叶脉限制。 叶背面生白色霉怪,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图右)病原 异形柱隔胞,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子实体生在叶背,子座仅数个细胞;分生孢子梗无色,密集,无隔膜,顶端偶而分枝,无膝状节,顶端圆形,大小 156023(m);分生孢子数个串生,单胞端尖,无色透明,最上部的分生孢子顶端呈钝圆形,大小 121834(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南方该病终年存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水滴溅射辗转传播,不存在越冬问题;北方则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表越冬。 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孢子又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再侵染。 湿度是该病发生扩展的决定性因素,雨水频繁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1)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2)适当密植,避免浇水过量。 (3)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加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40%多硫悬浮剂 600 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隔 710 天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