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级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内容摘要:
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这只领头羊指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5.右侧是法国大革命初期流行一幅漫画。 画中间手持金杖的是平等女神,画右侧妇女手中的文献你认为应该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 宣言》 C.《人民宪章》 D.《拿破仑法典》 26. 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新时代。 此时我们不能忘记火车机车的发明者( )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爱迪生 D. 史蒂芬孙 27.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 40 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 —— 那就是我的 ( ) A.《人权宣言》 B.《民法典》 C.《商法典》 D.《刑法典》 28.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 ”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宪章运动 D.新中国成立 29. 《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 ) ①宣扬人人平等 ②宣布民族独立 ③追求民主自由 ④反对殖民统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以下四句话中,哪句话最能表达“„„„ .”里的含义。 ( ) A.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B.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C.蒸汽和机器带动了农业革命 D.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 2020级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二 班级 姓名 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一 、请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到以下表格里。 ( 30题,共 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历史诊所:共 10分。 31. 下面关于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叙述中 , 有五处错误 , 请你指出并改正。 15 世纪 前后, 大西洋区域 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 这些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发展工商业富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 他们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运动。 这场运动开始于 英国 ,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创作的 《女神》 ,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15至 16世纪,这场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英国的 托尔斯 泰 是这个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1) 错误 : 改正 : (2) 错误 : 改正 :。20xx级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
相关推荐
号 五、注意了,下面要考考你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开动小脑袋瓜吧。 想一想,照样子填上合适的字。 10% sh237。 y225。 nɡ dōnɡ huǒ ɡōnɡ shēnɡ 天 山 方 红 园 旗 间 太 天 伴 人 气 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上一笔,变成新的字,再组词。 10% 例:人(大)(大 山) 牛 ( )( ) 十( )( ) 口( )( ) 二 ( )( ) 了( )( )
w ɡ x ni x āo 六、读拼音,写词语。 (8%) m249。 mǎ xiǎo niǎo sh237。 jiǔ zǎo shɑnɡ sh252。 n shuǐ xi224。 y225。 huǒ sh252。 n t224。 i 阳 七、读拼音,写笔画。 (8%) h233。 nɡ zh233。 w252。 n ɡōu sh249。 w252。 n h233。 ng zh233。 ɡōu
,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 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 断开法: 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 节点法: 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
转化为重力势能; 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 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 首先分析 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 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 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