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再生稻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田翻耕。 由于该项技术为轻型直播,因此大田翻耕力求精耕细作,并按技术要求规范做畦操作。 每畦宽 2 米,长度不限,开好三沟,做到浅水平畦,确保畦面平整。 二、选种。 再生稻的选种至关重要,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的原则,一般选择杂交双晚优质新组合培优 288 等作为再生稻种子。 三、适时播种。 再生稻的播期对今后的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如过早,赶上高温抽穗而减产,过迟影响再生稻的灌浆结实,同样减产或绝收。 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根据培两优新组合的全生育期和较耐热的生育特点,结合本区域气候情况,播期安排在 4 月 15 日前后为宜。 在突出轻型二字的前提下,应采取药剂浸种催芽,称种到畦。 四、化学除草。 水 2、稻直播除草也是至关重要的,播后第 3 天亩用除草剂幼禾葆250 克。 在水稻分蘖期前后如有少量稗草可用杀稗王喷施。 五、施肥。 头季稻施肥。 亩用复混肥 50 千克,根据直播稻特点一次性施入约10 厘米土层。 在秧苗分蘖前追施尿素 10 千克。 再生稻施肥。 再生稻适时施肥尤为重要,施肥过早既影响头季稻黄熟,又影响再生稻的早发;施肥过迟不利于再生稻早发、齐苗而造成减产,失去再生意义。 因此,再生稻施肥力求合理、适时。 在头季稻收割前 5亩施尿素 克、氯化钾 5 千克,并在破口至抽穗期采用根外叶面施肥,即亩用九二2 克加磷酸二氢钾 克喷施,促进抽穗、齐穗,提高结实率,增加再生稻产量。 六、病虫防治。 病虫防治好坏直接 3、关系到后期产量的高低。 由于我市近年来冬季雨雪少,夏秋季多为干旱少雨天气,各种病虫害都较往年偏重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在水稻病虫发生高峰期我们采取田间自查、自防和植保防治通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防治。 再生稻在齐苗后亩用锐劲特杀虫剂 50 克防治一次。 病害在破口期亩用稻乐杀菌剂 100 克(或三唑酮 100 克)对水 50 千克,防治穗期病害 1 次。 七、适时收割。 合理留桩。 收割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熟期较早可以待头季稻完全黄熟后收割;对熟期较迟,且没有完全黄熟的可适当提前收割。 保留稻桩 30 厘米左右,留桩也可根据早迟留桩,如头季收割早不影响再生稻的灌浆结实,可留稍短一些,一般在 25米;如头季稻收割稍晚可适当留桩长一些,一般在 30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