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70万亩水稻采用寒地旱育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内容摘要:
2、东北三省推广此项技术,庆安还是首家。 2002 年,庆安县获悉此项技术后,针对县内水田面积大、渴水现象严重的特点,引进这项技术,在部分典型农户中试验示范,并在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的指导下,针对本地特点,对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合北方特点。 这个县总结出的此项技术的要领概括为:“返青地湿润,露泥不汪水;蘖初建水层,汪水不露泥;蘖后重控制,田干地裂缝;降雨巧利用,节水保调控;黄熟防早衰,再灌一茬水。 ”在具体操作中,重点抓住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和黄熟期 6 个环节。 在丰收乡丰裕村,周武义家门前有两台车在他家拉稻种,价格为每公斤 3 元。 周武义介绍说,他今年种 10 公顷水稻,全 3、都用的抛秧和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以前抛秧趴秧的问题不好解决,自从 2003 年应用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水稻趴秧的问题解决了。 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公顷水稻节省抽水费用 200 元,抛秧比插秧节省工时费 640元,用药节省 140 元,抛秧加控灌两项技术每公顷增产 2500 公斤,增收 4000元,总算起来一公顷节本、增收 4980 元。 为保证农民准确推广此项技术,该县聘请省内外技术专家,组织技术人员编写辅导材料,并举办控灌技术培训班,把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水稻不一定要在水里泡,没有明水层,水稻照样可以长得好。 ”学会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庆安农民,在事实面前终于改变了水稻要深水灌的传统观念。 专利查询。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