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岳麓版历史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的转移 D.全球化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出现 “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将年平均增长 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平均增长 6﹪,世界经济将平均第 4 页,总 7 页 增长 4﹪ ,发达国家将平均增长 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 “火车头 ”。 这一发展趋势: A. 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 B. 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D. 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 第 II 卷(非选择题) 3 ( 13 分)历史不断发展,研究角度也随之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 1500 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存于全球。 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种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种人都生活于欧洲和中东,所有的蒙古种人都生活于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则生活于澳洲„„ 1500 年前后,欧洲人„„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到 19 世纪,他们(欧洲人)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 他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典范。 材料三 在亚洲各国人民采纳和应用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刻,它绝不仅仅是 东西方之间的对抗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又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以上材料均出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看待人类历史的。 ( 2 分)依据这一研究角度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 2 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的西欧变成“全球典范”的原因。 ( 3 分)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和现代中国“应用西方科学技 术” (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的结果,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 4 分)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2 分) 3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探索出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3分)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状况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已转移到工业方面了。 „„要推进整个经济,所需要的正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上。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我们必须以尽快的速度扩大我国工业,把工人数量增加一两倍,我们必须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且愈快愈好。 —— 摘编自《斯大林全集》 材料二 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要改进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 —— 《全国工业复兴法》 材料三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1)材料一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哪些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模式对苏联兴衰的影响。 ( 4分) (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和斯大林模式的本质区别。 ( 4分) (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 3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探索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 2分) 3( 14分) 2020年 4月 20日 8点 02分我国雅安发生 7级地震,全国迅速救援。 阅读下列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 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 ( 2分)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 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29 年 — 1933 年经济危机发生 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 4分)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什么 ?( 2分) 材料三 2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 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 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 国家”》 ( 3)根据材料三,概括 20世纪 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 4分) (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 ( 2分) 陵县一中高三 1.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结合材料描述的耕作现象发生的变化可知,生产效率提高直接得益于铁农具、 牛耕的使用和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因此①符合题意。 通过“一夫挟五口”可知战国时期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上,出现了个体小农经济,因此②④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B。 租佃制经营方式盛行始于宋代,因此排除③。20xx秋岳麓版历史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相关推荐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分割世界 C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国家 二、材料解析题 .(共 30分 ) 21.材料一 : 列宁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材料二 :
They grow many flowers ________ the farm. A. In B. on C. at 9. ( ) The life in the city is different ____the life in the country. A. with B. to C. of 10. ( ) I can’ t wait ________ you a secret. A.
are you? B. Hi! C. Nice to meet you, too. ( ) 4. What is your name? . A. Hello B. My name is Li Ming C. Hi ( ) ,________ Ben. you am I ( ) ,可以说( ) is my grandma is my grandpa is my friend ( ) ( ) A.
A、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是我们做人的引路人 B、每个同学在老师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样的 C、每个同学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问题,老师都能解决 D、 老师喜欢同学向他请教 夏令营开始了,陈刚早上起床后读书,上午帮村民干农活,一边感受丰收的喜悦,一边听老大爷讲述苦难的过去,下午走访农舍。 饭后一起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一天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对于夏令营之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B. Three. C. Four. 47. What is my father? . B. English. C. A teacher. 48. Which class am I in。 Two. B. Class Three. C. Class Four. 49. What does my mother teach。 . B. English. C. Maths. 50. Does
、 107J/kg 1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 B、水泥路面被晒热了 C、陨石从高空下落,发光发热D、用锯子锯木头锯条发热 1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乙带正电,把四个小球分别两两靠近时,发现乙吸引甲, 丙吸引乙,丁吸引丙也吸 引甲,则甲球: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1如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