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word版内容摘要:
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 4kg的氢气,完全燃烧其中的 3kg,放出的热量是 ___________,余下 1kg氢气的热值是 _____________。 ( 2) 长征三号 丙 运载火箭 上升时,燃料的 ___________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箭的 ___________能。 ( 3)“ 嫦娥 二 号 ” 探月卫星 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 过程中,势能 ________, 机械能 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中 A 是吹风机, B是电热丝。 将插头插入插 座,若只闭合开关 Sl,电吹风吹出的是 ________风;若将开关 Sl、S2 都闭合,电吹风吹出的是 _______风。 (热 /冷) 第 18题 第 12题 19.如图所示电路,若 L1 和 L2 串联,应闭合开关 _____________;若 L1 和 L2 并联,应闭合开关 _____________;开关 ________________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短路。 20.小名同学在物理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性实验。 各电路元件完好,闭合开关 S,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通过灯 L1 的电流为 _______A,灯 L2的电流为 __________A。 三、解答题 21.完全燃烧 420 g某种燃料,放出 106J 的热量,这种燃料的热值是多少。 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水的温度从 20℃升高到 100℃。 (水的比热容为 c= 103J/(kg℃ )) 22. 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将图连成 符合 教室里电路实际情况的电路图。 23.试画出如下图所示实物图的电路图。 第 20题 电源 第 22题 第 23题 24. 根据左边电路图,连接右边实物图,已知通过 L L2的电流都约为。20xx秋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word版
相关推荐
的。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话进行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没有 __________。 20.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 进行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 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都要 热。 21. 质量为 1kg的水,全部结冰后,体积变大为 3dm。 22. 水的密度是 kg/m3,其物理意义是。 23. 两个实心正方体铁块的边长之比为 1∶ 2
. 电容器的电势差会减小 B. 电容器的电势差会增大 C. 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会减小 D. 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会增大 1如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 M、 N 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 M、 N 从虚线上的 O 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 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 a、 b、 c 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 O点电势高于 c
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 若 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甲的体积一定大于乙的体积 D. 若 甲的质量 等于乙的质量,则甲的体积一定小于乙的 体积 三、 简答题( 4分) 21. 冬天,牙医为了能 方便看清患者口腔内部,便将小金属镜放入口腔,但金属镜放 入口腔内,往往镜面上有一层水珠而妨碍看清口腔, ( 1) 说明镜面上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 2) 提出解决办法 ,并说明理由。 质量 m/g 体积
不是纯金的 (ρ = 103kg/m3)。 她在实验室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 ,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 ,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量筒内的水中 ,读出此时液面示数。 ,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读出此时液面示数。 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 (1)正确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是 :A、 B、 D、 (其余两个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
173, 200, 227, 254; ④ 30, 57, 84, 111, 138, 165, 192, 219, 246, 270; 关于上述样本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②、③都不能为系统抽样 B.②、④都不能为分层抽样 C.①、④都可能为系统抽样 D.①、③都可能为分层抽样 10.观察下列事实: 1yx 的不同整数解( x ,y )的个数为 5 , 2yx 的不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考号_______ 线封密 在下面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 A 6600000 B 600606 C 60000006 D 60006000 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三根小棒是( )关系。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既不平行又不垂直。 下面的数与 70000 最接近的数是( )。 A、 66000 B、 80000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