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棉田第三,四代棉铃虫内容摘要:

2、田和少数晚发纯作春棉田)是第三、四代棉铃虫防治的重点。 因此防治第三、四代棉铃虫,要实行综合防治。 第一要推广杨树枝 把诱捕棉铃虫成虫依据棉铃虫成虫对酸、甜、香等物质有很强的趋化性特点,在棉铃虫羽化期,插杨树枝把诱蛾有良好效果。 将带叶的鲜杨树枝条,每 6扎成一把,把高两米左右,傍晚插入棉田,每亩插 10间棉铃虫成虫出来活动时,闻到杨树枝把散发的气味后,便钻入枝把内。 从插把后的第二天开始,在每天天亮、未出太阳之前,将枝把一一套入塑料带中拔起抖动、收集藏匿蛾子进行捕杀。 捕杀完后,将枝把倒放在棉行间,防止日晒,待黄昏时再将枝把插起来。 每 5换新把一次,一直坚持到八月底。 第二要喷洒过磷酸钙溶液 驱使棉 3、铃虫集中产卵,可大大减少防治面积。 由于棉花的嫩尖分泌草酸物质,会引诱棉铃虫前去产卵。 据此,在棉铃虫产卵盛期,在治虫药液中加入 1过磷酸钙浸泡澄清液,与农药混合均匀后喷洒,每喷洒 6 行,间隔 4 行不喷,每亩每次喷混合液 50斤,过磷酸钙浸泡后的澄清液,也可单独喷洒,驱虫效果相同。 过磷酸钙还能使棉铃虫的卵壳变硬,造成幼虫不能出壳而死亡。 第三要进行人工灭卵、捉虫 由于棉铃虫的大龄幼虫的抗药性较强,药杀效果较差,喷药后两天,结合田间管理,利用早晨和阴雨天幼虫出来活动的时机,进行人工捕捉。 将打下的顶尖、边心、枝杈和无效花蕾带出田外积肥或深埋,可使田间卵量减少 12%虫量减少 26%蕾铃受害率下降 4、37%。 第四要选用对路农药防治 在运用上述防治措施的同时,要搞好田间调查,若第三代棉铃虫的百株幼虫达到 15 头,第四代棉铃虫幼虫达到 8,就要及时喷药防治。 当前可选用防治效果好的下列农药:可喷 25丁醚脲乳油 1000 倍,或 35%硫丹乳油 1000液,或 20%灭多威乳油 1500 倍,或 夫菊酯乳油 1500 倍,或 杀死乳油 1500 倍,或 10的百树菊酯 2000 倍。 这几种农药对棉铃虫、盲蝽象、蚜虫,红蜘蛛、玉米螟、造桥虫等多种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第五要改进喷药方法 因第三、四代棉铃虫的产卵期长,棉株比较高大,落卵分散。 加之第三代与第四代棉铃虫的卵和幼虫交错重叠出现,在大发生年份需要多次喷药。 若用常规大容量法喷药,不但工效低、劳动强度大,而且药液的附着性和穿透力差,喷药效果往往不好。 应积极推广药液中添加中性洗衣粉和功效高、劳动强度小、防治效果好的小容量喷雾法。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