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晚稻穗颈瘟内容摘要:
2、一片叶)全展后,要连续几天进行田间调查,当有 50%左右的植株开始破口吐穗时就要用药。 也有些农户想等以后病虫防治时一起用药,结果贻误了防治适期。 对于晚稻而言,保穗战役要服从于穗颈瘟的防治。 一般操作方法是:抓住破口始穗期,实施保穗战役,将稻瘟病、二化螟、纹枯病、稻飞虱、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一并列入防治对象,把其对口农药混合(不能混合的除外)配成药液进行聚歼,齐穗期再防治一次穗颈瘟。 如果稻纵卷叶螟幼虫盛孵期明显早于破口期,则先要防治好稻纵卷叶螟,再抓住破口期实施保穗战役。 二、破口到齐穗期遇到阴雨天气则要抓住雨停的间隙用药晚稻破口至齐穗期有可能遭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大多数农户往往放弃对穗颈瘟的防治,这是 3、近年来局部丘块晚稻穗颈瘟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阴雨天,由于整天叶片上有水膜维持,成为引起穗颈瘟暴发的“导火线”,是大暴发的征兆,因此阴雨天更要重视穗颈瘟的防治。 在破口到齐穗期,抓住雨停间隙用药 2 次,破口始穗期用药一次,抽穗到齐穗期再用药一次,如果喷药后 8 小时遇雨,还要注意及时补喷。 三、交替用药或联合用药危害穗颈的稻瘟病菌常有多个生理小种,对于同一种对口农药,不同的生理小种的敏感程度不一样,长期使用同一种对口农药,使对其不敏感的劣势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生理小种,是病菌产生抗药性和农药防效下降的重要原因。 对付病菌的抗药性,可采取交替用药的方法:如破口始穗期使用三环唑,则齐穗期可使用富士一 4、号或稻瘟灵,也可使用春雷霉素(须提早施药);还可以联合用药,比如用三环唑与富士一号(或稻瘟灵)混合施药,但要注意春雷霉素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四、加大药液量并将植株喷透实践表明,每 667 平方米(1 亩)用药液 4050 公斤不足以将后期的晚稻植株喷透,由于药液不足,药剂无法通过叶片流入叶鞘并接触正在抽生的穗轴,农药没有接触到穗颈上的病菌,防效自然就不好。 因此要将药液量由 4050 公斤提高到了 5 公斤左右,并作为提高药效的重要措施落实到位。 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分别选用 20%三环唑 100125 克或 40%富士一号(或 40%稻瘟灵)100 克左右,兑水 75 公斤,将植株中上部喷透;也可分别用 20%三环唑 75100 克加 40%富士一号(或 40%的稻瘟灵)75 克左右,兑水 75 公斤,喷透植株。 如果使用复配剂,也就不必混合用药了。 专利查询。如何防治晚稻穗颈瘟
相关推荐
2、田和少数晚发纯作春棉田)是第三、四代棉铃虫防治的重点。 因此防治第三、四代棉铃虫,要实行综合防治。 第一要推广杨树枝 把诱捕棉铃虫成虫依据棉铃虫成虫对酸、甜、香等物质有很强的趋化性特点,在棉铃虫羽化期,插杨树枝把诱蛾有良好效果。 将带叶的鲜杨树枝条,每 6扎成一把,把高两米左右,傍晚插入棉田,每亩插 10间棉铃虫成虫出来活动时,闻到杨树枝把散发的气味后,便钻入枝把内。 从插把后的第二天开始
级 数 全月应交税所得额 税率( %) 1 不超过 500元的部分 5 2 超 过 500元不超过 202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 2020元不超过 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 5000元不超过 20200的部分 20。 该模型的基本假定之一是: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这常常会导致实际的产量过剩或不足。 该模型的上述假定主要反映出 ,从中国出发
ver, your body is so used to it that you do not notice this. The pressure is caused by a layer of air called the atmosphere. This layer surrounds the Earth, extending to about five kilometers above
1/3,而到 19世纪中期 则到达 4/5。 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 及 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D.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1545年到 1800年,大约有 60 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 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 226 吨白银的货物,这是 1500
2、上述加强管理促进秧苗生长外,发病初期还要及时用药。 可浇洒敌克松、代森铵、浸种灵、甲霜灵锰锌等。 改用湿润育秧和旱育秧以后,不再发生烂秧和棉腐病,主要发生立枯病、恶苗病、青枯病,秧田后期可能发生苗稻瘟、胡麻斑病和地下害虫、灰飞虱、稻蓟马、二化螟等害虫。 在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药剂。 一是用氟虫腈(锐劲特)防虫。 每亩用 80的锐劲特水分散粒剂 2 克加 70的艾美乐水分散粒剂 2 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