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1内容摘要:

,得: N=mgcosθ 同理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 A、 B分别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 N、 N′;则它们之比为,故 C正确 故选 C 点评: 考 查了受力分析,注意各力的方向,灵活利用平衡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 4分,共计 24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错选或不答得 0分 . 7.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为 F1,书对桌面的压力为 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1与 F2是一对平衡力 B. F1与 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F1是由于桌面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D. F2是由于桌面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考点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分析: 根据平衡力和相互作用 力的条件进行判断.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 解: A、 F1与 F2是一对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 A错误 B正确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 C正确 D、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产生的,故 D错误 故选: BC. 点评: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容易混淆,注意两者的异同点: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是一个受力作用,相互作用力是两个受 力物体. 8.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间的弹力方向垂直 B.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 C.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不可能存在静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考点 :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 : 摩擦力专题. 分析: 摩擦力是发生在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间,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解答: 解: A、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之一,一定有弹力,摩 擦力方向沿接触面,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故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间的弹力方向垂直.故 A正确.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故 B错误.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与相接触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两物体可能是运动的,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 C错误 D、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故 D正确. 故选: A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摩擦力产生与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间,运动的方向 与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9.如图所示,在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放一竖直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西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 ) A.向东做匀速运动 B.向东做减速运动 C.向东做加速运动 D.向西做减速运动 考点 : 惯性. 分析: 先分析木块和小车原来的运动状态,再分析当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时的情况,根据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来分析小车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木块和小车原来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木块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发现木 块向西倒,说明小车可能向东做加速运动或向西做减速运动,木块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而产生的,故 AB错误, CD 故选: CD 点评: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会用惯性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10.两个共点力 Fl、 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F,则( ) A. F F2同时增大一倍, F也增大一倍 B. F F2同时增加 10N, F也增加 10N C. F1增加 10N, F2减少 10N, F一定不变 D.若 F F2中的一个增大, F不一定增大 考点 : 力的合成. 专题 :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 F F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表示出合力进行求解. 解答: 解: 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F F2同时增大一倍, F也增大一倍,故 A正确 B、 Fl、 F2方向相反, F F2同时增加 10N, F不变,故 B错误 C、 Fl、 F2方向相反, F1增加 10N, F2减少 10N, F可能增加 20N,故 C错误 D、 Fl、 F2方向相反,若 F F2中的一个增大, F不一定增大,故 D正确 故选: AD. 点评: 解决本 题关键知道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去求合力或分力. 11.物体甲的 v﹣ t图象和物体乙的 x﹣ 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 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 6m B.甲在整个 t=4s时间内运动 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 0m C.乙在整个 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 12m D.乙在整个 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 6m 考点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 题 :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速度﹣时间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图象的性质可得出物体的运动性质及位移大小. 解答: 解: A、甲先向负方向运动,运动距离 x= 2 3=3m后向正方向运动, 4s时到达原点,故总位移为 6m,故 A正确 B错误; C、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乙图线斜率一直不变则速度方向一直不变,乙一直向正方向运动, 通过的位移为 3﹣(﹣ 3) =6m,故 C错误 D正确; 故选: AD. 点评: 图象为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而 v﹣ t图象应用更为 广泛,在学习中要重点把握. 12.如图所示,重 10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30176。 的粗糙斜面上,一根原长为 10cm、劲度系数为 103N/m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部,另一端与物体连接.设物体静止时弹簧长度为 7cm,现用一力 F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而物体仍静止,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则力 F的可能值是( ) A. 5N B. 15N C. 50N D. 85N 考点 :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当弹簧长度缩短为 7cm时,由胡克定律求得弹 簧的弹力,分析物体的状态,再分析当弹簧的长度为 7cm时,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测力计拉力的最大值. 解答: 解:施加拉力前,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重力 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N、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f和弹簧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弹力 T,受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