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食用培料发酵助剂种蘑菇内容摘要:

2、调至 6070%, 8 左右。 水分太低,不利于功能微生物快速繁殖,发酵速度慢;水分太高,不但升温慢,还可能因通气不畅造成局部厌氧环境,使“腐败菌”繁殖而产生臭味。 水分合适与否的判断办法:用手紧抓一把物料,见水印但不滴水即可。 2、混料:用新鲜米糠(注:“米糠”不是“统糠”,米糠的营养性与透气性均好,陈旧米糠或统糠营养较差,均不利;无米糠的可用麦麸皮或玉米粉替代)将发酵助剂稀释(每 1 公斤金宝贝发酵助剂加 5 公斤米糠),再将稀释好的金宝贝发酵助剂,与提前预湿的麸皮、饼肥、粪肥等其他辅料混合均匀,然后再均匀混入主料中。 3、制堆:将培养料原料搅拌均匀,按常规堆制,堆内用直径 10 厘米左右的尖头棒 3、均匀打孔通气,并加盖麻袋、草帘等透气性覆盖物,以便保温、保湿。 4、翻倒:当物料温度升至 65左右,可进行第一次翻倒,34 天再次翻倒,双孢菇料堆翻倒间隔略长。 5、控温:发酵初期温度可能迅速升至 70上属于正常,但应立即翻倒,不能长期保持 75以上的高温,否则会造成培养料养分较大损耗,影响产量。 后期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撤去覆盖物、增加打孔密度、补水、降低堆高、翻倒等措施将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6、调湿:伴随着料堆温度的急剧升高和热量的不断积聚,物料中的水分会大量蒸发散失,故翻倒的同时,还应视具体情况及时补水(补 石灰水为佳),最后一次补水与翻堆应同时完成,播种时应尽量避免“生水”的加入,以免造成播种后菌种“不吃料”。 7、完成:平菇、草菇等菌类培养料约需发酵 5左右;双孢菇需 10左右。 发酵腐熟好的培养料,水分 65%左右,一般呈咖啡色,表面布满白色菌丝,无氨味有芳香气味,不粘手且富有弹性,稻草秸秆轻拉即断,表明发酵完成。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