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机燕麦的开发前景及关键技术内容摘要:

2、处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积温有效性高,为燕麦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山西省成为中国燕麦生产的高产区和优质区。 山西燕麦的营养成分高于周边省份,其中绿色硒(含量高出全国平均值的 3 倍5 倍,同一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比周边省份高出 1%2%。 山西同时拥有品质上乘的燕麦资源,年栽培面积达到 10 万多公顷,总产量约 15 万 t。 在一些生产条件较差的晋西北贫困地区,燕麦是众多农户的主要食粮,同时也是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目前,山西燕麦生产仍处于低而不稳的水平,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种质资源贫乏,品种单一且老化、退化严重。 有些地带的土壤瘠薄,耕作粗放,广种薄收。 在人少地多的燕麦 3、产区,传统的粗放耕种方式,使得大量水分由于没有深耕蓄水而流失;施肥水平低或单纯施用化肥而造成土壤瘠薄;田间管理跟不上,使得病害流行而造成减产。 加工技术落后及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加工产品单一,档次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燕麦食品方便、营养、保健等不同功效和不同口味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燕麦产业的发展。 此外,加工业的滞后也使得种植燕麦的收益相对较低,导致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西的资源优势有两个方面,即富足廉价的农业劳动力和独特的生态、人文环境下形成的燕麦优质资源。 山西燕麦生产区域大多远离城市、工矿区和交通干道,自然环境优越,水体、土壤和空气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生产中又极少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多可 4、不经过有机转换就开辟为有机生产基地,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有机食品的要求。 同时,在传统燕麦耕作生产中创造积累了很多模式和技术,如轮作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有机肥培肥土地技术等,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有机农业的精髓,能较好地满足有机生产体系环境和技术的规范要求,提供高度安全的燕麦产品,符合现代消费市场的发展要求。 有机农业生产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山西省农村劳动力众多,能够适应有机燕麦生产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由于燕麦生产过程中极少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是公认的无污染且具有特殊食疗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的国内外 5、市场将有较大的发展。 开发有机燕麦食品是发展外向型小杂粮产业,提升燕麦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山西燕麦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产技术、产品加工工艺及过程,其主要目标是使农产品达到三高,即安全性高、产品品质高、在市场上价格高。 要使山西燕麦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应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形成完善的技术规范,逐步建立有机生产体系,并通过国际上认可的认证。 (1)生产环境控制及评估按照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订的有机生产标准和欧盟有机农业条例(1),环境控制及评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空气质量评估,主要是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大气污染状况、气候与农业及植物的关系。 生产区内主要非金属和金属元素等环 6、境污染物的现状及特性、农药施入残留程度。 水资源质量评价,包括农田灌溉用水、生产加工用水和饮用水的分析等。 燕麦产品的安全性、生产加工过程和环境,以及食品卫生质量标准等。 结合山西燕麦种植区域环境特征及生产特点和模式,从原种及原粮生产到产品加工,建立全方位的环境质量检控体系,针对生产区工业污染开发相关的治理技术,是实现有机燕麦生产的重要前提。 (2)种植栽培技术发展有机燕麦生产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选用抗病质优的品种、开发土壤培肥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等。 例如,采用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根系深的作物与根系浅的作物等进行轮作,不仅能调节农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土壤 7、养分的连续单一消耗,抑制病菌、虫卵的滋生和蔓延,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为有机生产的地力培肥和病虫草害的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应选用非基因工程繁育的品种及通过抗病育种的品种,采用适时晚播、保护天敌等生物和物理的方法有效防治燕麦病害的发生,如能采取措施,躲过 5 月底6 月初的蚜虫发生高峰期,即可有效减少燕麦的红叶病;用垂柳鲜叶、新鲜韭菜、洋葱皮的汁液加水喷施可防治蚜虫。 为了增强土壤肥力,系统内应尽可能建立牧场、家畜养殖场,可将作物秸秆作为牲畜和家禽的饲草“过腹还田”,利用农家粪肥、绿肥和秸秆堆肥高温发酵腐熟制作有机肥料。 用预离栽培技术来防治杂草,使用物理方法除草。 借鉴产区农民在燕麦生产中积累的技 8、术经验,按照不同要求建立先进完善的燕麦健康栽培与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土壤保持及耕作技术体系,开发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有机生产模式化技术,是实现有机燕麦生产的重中之重。 (3)加工贮运技术按照有机农业基本规范及要求,有机燕麦食品加工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无化学熏蒸条件下的粮食贮藏技术。 无合成添加剂条件下的食品加工、贮存技术。 确保食品营养性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的食品加工技术。 无污染、保存期长的包装技术。 适应有机食品原料及产品的流通技术等。 以燕麦为主要原料研发的产品不断见诸报道,燕麦功能因子和保健作用已经逐步明确,作为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添加剂或制药原料是今后燕麦营养保健价值开发的方向。 将现代食品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