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内容摘要:
的转动的方向 相反 ④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 l1表示。 ⑤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 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 l2表示。 画力臂方法 :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 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杠杆平衡是指: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 实验前:应调节 杠杆两端的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 F1l1=F2l2 也可写成: 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 分析解决有关杠 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 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 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应用: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 、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 省力杠杆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 费力杠杆。 二 、 滑轮 定滑轮: ①定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 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 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 (不计轮轴间摩擦 ) F=G O F1 l1 l2 F2 l1 l2 F2 F1 绳子自由 端移动距离 SF(或速度 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 SG(或速度 vG) 动滑轮: ①定义: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 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 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 )则: F= 1 2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 F= 1 2 (G 物 +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F(或 vF)=2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 vG) 滑轮组 ①定义: 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 使用滑 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 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 )拉力 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 1 n (G 物 +G 动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F(或 vF)=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 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n=(G 物 +G 动 )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三 、功: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有力无距离、 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 ☆ 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 10m 远,足球飞出 10m 的过程中 人不做功。 (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 力学里规定: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 W=FS 功的单位: 焦耳 , 1J= 1N m。 把一个鸡蛋举高 1m ,做的功大约是 J。 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 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 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 )单位搞混。 四 、 功率 : 定义: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 Fv F1 l1 F2 l2 P W t = 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mW 马力 换算: 1kW=103W 1mW=106 W 1 马力 =735W 某小轿车功率 66kW,它表示: 小轿车1 s 内做功 66000J 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 功 的原理 : 内 容: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 (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 费距离 ,要省距离必须 费力 ,既 省力又省距离 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 可以省力 、或者可以省距离 、也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 ,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 FS) =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 Gh) 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 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从 功的原理 ; ③理想斜面公式: FL=Gh 其中: 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 ; L: 斜面长 ; G: 物重 ; h: 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 f ,则: FL=fL+Gh;这样 F 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 Gh。 六 、 机械效率 : 1、有用功:定义: 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 W 有用 = Gh(提升重物) =W 总 - W 额 =η W 总 斜面: W 有用 = Gh 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 W 额 = W 总 - W 有 用 =G 动 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 W 额 =f L 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 W 总 =W 有用 + W 额 =FS= W 有用 /η 斜面: W 总 = fL+Gh=FL 机械效率:① 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η W有用 W总 =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h = G F = η Gh FS = Gh F2h = G 2F = η Gh FS = Gh Fnh = G nF = 动滑轮: 滑轮组 :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 通常 用 百分数 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 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 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 原 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 G、钩码提升的高度 h、拉力 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③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 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 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 和 重物提升高度 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七 、 机械能 (一 )、动能和势能 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知识结构: 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 猜想:动能大小 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 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小钢球 方法: 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 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 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 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 η W有用 W总 = Gh FS = 机 械 能 势能 重力 势能 定义: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 势能就越大 弹性 势能 定义: 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 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 动能就越大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 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 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练习:☆ 右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是 速度 你判断的依据: 人的质量约为牛的 1/12,而速度约为牛的 12 倍此时动能为牛的 12 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知识结构: 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 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 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 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20xx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相关推荐
1肾小管能够重吸收全部的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葡萄糖 动脉血变成静及血的部位是 A、左心室 B、肺动脉 C、主动脉 D、手部毛细血管 21.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 这说 明皮肤中可能含有哪几种组织 ? A.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神经组织 C.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二、非选择题: 1. (6分
病毒的疯狗 19.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青霉素过敏现象 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白细胞消除病原体 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20. 1988 年上海市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是食用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毛蚶成了甲 型肝炎流行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原体 21.为预防、治疗艾滋病,目前,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出一种复合型艾滋病疫苗
叙述中 ,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C ) 5~6米 知识点四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10. 导学号 16244011如图 ,切下一段小肠 ,观察小肠绒毛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D ) (B ) ① 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②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③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④ 肠腺是黏膜上皮凹陷而成 ⑤ 小肠长 5~6 米 ⑥ 小肠内有胆汁、胰液、肠液等多种消化液 A
图 16 S 3 15 V P L 图 14 图 15 P S R2 R1 ( a) ( b) ( c) ( d) 图 13 h1 h2 熔化前 熔化后 熔化前 熔化后 熔化前 熔化后 熔化前 熔化后 m1 m2 m2 m2 水 水 液体甲 液体乙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四、计算题 (共 24分) 23. 将体积为 5103 米 3的
1,电流表的示数为 ,再闭合电键 S2,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 求: ①电源电压 U。 S1 R2 R1 A S2 图 8 8 图 9 8 图 10 8 S 3 15 V P L ②电阻 R2的阻值。 21. 底面积为 5103米 2的 薄壁圆柱形容器甲 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 12(a)所示,容器内盛有 米深的水。 体积为 4104 米 3 均匀实心圆柱体乙放在底面积为 1102 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