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3内容摘要:
水平桌面上。 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 物体对水平 桌 面 的压力。 18.在图 9 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 要求电键 S闭合后: (1)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2)向右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时 ,小灯变暗,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图 8 图 9 四、计算题(共 24 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 2 103 米 3,求物体 所 受的浮力 F 浮。 20.一个瓶子最多能装 2 千克的水,求: ①该瓶子的容积 V。 ②用该瓶子装 满 酒精 时 酒精的质量 m 酒精。 (ρ 酒精 = 103 千克 /米 3) 21.如图 10 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 8 102 米 2,盛有质量为 24 千克的水。 圆柱体乙的质量为 千克、底面积为 5 102 米 2。 ① 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乙。 ② 若圆柱体乙的密度为 2 103千克 /米 3,在圆柱体乙的上表面水平切去一块物体 A,将物体 A 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此时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等于圆柱体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 强。 求物体 A 的质量 mA。 22.在 图 11 所示 的 电路 中 ,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 电阻 R1的阻值为 10 欧,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 50Ω 2A” 字样,现将两个电压表 V V2 分别并联在电路中(所测电压在电压表测量范围内)。 闭合电键 S, 移动 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使两个电压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①求电源电压 U。 ②若变阻器 R2 连入电路阻值为 50 欧时,求电路中的电流 I。 ③ 滑动变阻器上的滑片 P 分别 从移动次序 1 到 2 到 3 到 4 时滑动变阻器 R2 的阻值都有变化,通过计算分别求出相应变化 量 R2。 五、实验题(共 18 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 在 “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 实验中,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 ( 1)。 实验原理: ( 2)。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 ( 3) 、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① 观察小灯 泡,记下小灯泡的 ( 4)。 ② 画出实验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用笔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③ 按电路图和有关要求连接实验电路。 „„„„ 实验结果: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4.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如图 12 所示的天平(天平已经调至平衡)和量筒分别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①将体积相同的铝 合金 和泡沫塑料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内,会观察到天平不平衡。 表明: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 ( 5)。 滑片 P 移动的次序 电压表 V1示数 电压表 V2示数 1 3 伏 15 伏 2 伏 伏 3 伏 伏 4 6 伏 12 伏 图 10 图 11 图 13 ②将体积大小不 同的两块泡沫塑料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内,同样会观察到。20xx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3
相关推荐
,从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中选出两个,并分别填进电路的空缺初。 要求:灯泡 L1和 L2串联。 11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练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 要求:小灯 L与滑动变阻器 R 并联,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四、 计算题(共 23 分) 4千克,体积为 33102 米 .求此物体的密度。 12所示电路中,电阻 R1的阻值为 10 欧,滑动变阻器
),现用电阻 R 替换 R R2 如图 4( b)所示,且电流表 A 的示数保持不变,则 电阻 R= ________欧。 15.在图 5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台电键 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 发现电路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故障发生在电阻 R、 L 上,其他 元件仍保持完好。 则 ① 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_________; ② 若断开电键,将 R 和
在图 10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进电路的空缺 处 , 要求电键 S闭合后: ① 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②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电流表 示数变小, 电压表 示数变大。 四、计算题(共 26 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 体积为 3 104 米 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 , 求: ① 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 18) ( 19) ( 20)
的阻值 R2。 22. 如图 13所示,一个 高为 1 米 、 底面积为 5102米 2的 轻质 薄壁圆柱形容器 放在水平地面上, 且容器内盛有 的水。 ⑴ 求水 对容器底部 的压强 p 水。 ⑵ 若将体积都为 米 3的 甲乙两个实心小球( ρ甲 =103千克 /米 3, ρ乙 =1103千克 /米 3),先后慢慢地放入该容器中的水里,当小球静止时,容器对 地面的压强是否相等。 若相等
40 20 0 海平面 1 千 米 2 千 米 3 千 米 4 千 米 5 千 米 (a) (b) (c) (d) (e) (f ) (图 6) 101 90 80 70 62 54 3 15 V C D A B ( 1) 求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 2) 求正方体乙的体积 ; ( 3) 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 . 22. 如图 11 所示电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