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内容摘要:

四则材料,写出题目中 “ 微 ” 的 不同 . . 含义。 ( 3分) 10.下列表述中 不符合 . . . 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 A.再小的力量通过微博也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B.微文化的本质是传递温暖、爱、纯真,驱散 孤独、恐惧、不幸。 C.微时代、微力量,享受着微生活,能使亲友生活充满乐趣和阳光。 D.微博新媒体渠道对知识的传播 “ 功不可没 ” ,科学在小小的发布框中变得平易近人。 11.结合上述材料,探究 “ 微文化 ” 产生的原因。 ( 3分) 12. 在 “ 微论坛 ” 中,大家都在 讨论 “‘ 微文化 ’ 到底 是 让人们离得更近 , 还是更远。 ”的 话题, 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请 结合材料 . . . . 指明 理由。 ( 3分) 三、古诗文阅读 ( 23分) (一)( 4分) 送人之松江 别董大 宋 俞桂 唐 高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要记此时分袂 ① 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注释】 ① 袂:袖子 , 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3.《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 ( 2分) 14.请 写出 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 不同 . . 情感。 ( 2分) (二) 《愚公移山》节选 ( 9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 .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 惠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 ‚ 汝心之 固 . ,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3分) ① 惩 . 山北之塞 ② 汝之不 惠 . ③ 汝心之 固 .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 意义 相同 . . 的一项是( ▲ ) ( 2 分) A. 以 . 君之力 扶苏 以 . 数谏故 B. 河曲智叟笑而止 之 . 曰 此则岳阳楼 之 . 大观也 C. 而 . 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 而 . 杀众 D. 告之 于 . 帝 皆以美 于 . 徐公 17. 请用现代 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2分)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8. 其妻和智叟的话表面相似,实际却有不同。 请简析他们的区别。 ( 2分) (三) ( 10分)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 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当初夏、中秋之日,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 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 蹲而视其俘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 无何, 浮 子寂然:则 徐 . 牵引之,仍自寂然。 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 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刚无有。 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 ‛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 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 ‛ 起立而 伺 . 之,注意以取之, 间 . 乃一得,率如前之鱼 ,无有大者。 日方午,腹饥。 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皆 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 归而妾子劳问:‚有鱼乎。 ‛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 及饭后仍出,更 诣 别塘求钓处。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 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 率 如是。 嘻。 此可以观矣。 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 (节选自《说 钓》 )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3分) ① 则 徐 . 牵引之 ② 起立而 伺 . 之 ③ 间 . 乃一得 20. 请给文中画波浪线断句。 ( 断 3处)( 3分) 已 而 手 倦 足 疲 倚 竿 于 岸 游 目 而 视 之 其 寂 然 者 如 故。 21.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2分) 逮暮而归,其得 鱼与午前比。 22.文中画线句中表现了钓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 2分) 四、写作( 50分) ,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一味的比较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初衷。 而比较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 也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明确自己的优劣高低,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比较”引起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 不少于 600字。 ④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0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月考质量检测 语文答题 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1分) 1.( 3分) ( 1)( )( 2)( )( 3)( ) 2.古诗文名句默写。 ( 7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