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水稻高产栽培指导技术内容摘要:

1、排好水稻生产,对保持农业粮食稳定持续增长,保障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九五”第二年,搞好水田生产对打好基础是关键的一年。 为了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生产计划,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水田地区农民收入,满足全市人民的“米袋子”,九七年水稻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两高一优”为目标,立足抗灾夺丰收,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全面落实水稻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措施,以保证社会有效供给,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一、品种选择1、品种是实现水稻增产增收的基础,各区县(市)要根椐本地气候条件、土质条件及栽培水平,选用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要确定出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 2、目前 2、适于我市栽培的推广品种有:辽粳系列新品种,辽粳326、454、294、207、244;91641、9365;沈农 611、514、9017;杂交水稻屉优 8141、屉优 418;辽盐 241、盐粳 48、辽开 79、铁粳 4 号等。 3、全部应用一级良种,杜绝商品粮做种。 二、种子处理1、发芽试验浸种前应做 23 次发芽试验,发芽试验取样要有代表性,要从种堆的不同层次(或不同种袋)分别取出一定量的样本,充分混合后取出 300 粒种子,分装在 3 个发芽皿中试芽。 发芽率达 95%以上的方可使用。 2、晒种浸种前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置于背风向阳处,摊开 67 厘米厚晒23 天。 3、盐水选种配制比重为 盐 3、水,即 100 公斤水加 2025 公斤食盐。 有条件的用波美比重计测;无条件的可用鲜鸡蛋测试,把鸡蛋放在盐水中露出 5 分硬币大小的蛋壳为准。 选种时一次放入盐水中的种子量不要过多,以水没出种子二寸深为宜,随放随选若种子量大时,每选 100200 公斤种子,应补充浓食盐水,并随时进行测试,以保证选种质量。 选完的种子要用清水冲洗种子,除去种子表面附着的盐分。 4、浸种消毒浸种时间因水温而异,水温 10左右,浸种 710 天;水温 15时,浸种 56 天;水温 25时,浸 3 天即可。 浸好的种子应比干种子增重 25%左右,浸种过程中要换水 12 次,每天应上下翻动种子。 种子消毒主要是消灭附着在种子上病 4、菌,以防止恶苗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 目前,消毒效果较好的为浸种灵,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不用清水洗种等优点,可以杀除种子上的真菌、细菌及干尖线虫病等,尤其防治恶苗病效果好。 每支浸种灵可消毒种子 6 公斤左右。 用浸种灵消毒可结合浸种进行,即在浸种过程中将相当的药液加入,拌匀,消毒时间达 48 小时即可。 防治恶苗病,用多菌灵、恶苗灵、福美双、生石灰等进行消毒处理,效果也较好。 5、催芽稻种浸透后,进行催芽可保证出苗快而整齐。 催芽的方法很多,有条件的可用破胸催芽器和蒸汽出苗室催芽。 一般多采用室内堆种催芽法。 堆种催芽法是将浸种消毒后的稻种捞出控干后,放入 45温水中预热 23 分钟,捞出后堆放在温暖的 5、室内或火炕上,堆下垫好底垫,四周及上面覆盖保温,堆内温度上升 2025时,要经常翻动,并喷洒和种子相同温度的温水以防干燥,约经 23 天,90%左右种子露白时,即可摊开晾芽,至常温时播种。 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温度保持 15左右;催芽要做到“快、齐、匀、壮”;芽长不超过 2 毫米,以 90%种子破胸露白为宜;催芽时适温为 2530,不可超过 30,以防伤热而发生病害。 三、育苗推广塑料软盘、塑料钵盘全旱育苗和园田旱育苗。 1、育苗地选择应选择房前屋后的园田或有水浇条件肥沃旱田做育苗地。 2、作床软盘、钵盘育苗要作成宽 ,长 1015 米,高 10 厘米的置床,要做到苗床表土细碎,床面平整,床间高度一致,沟 6、沟相通,排水方便。 3、配制营养土配制优质营养土是培育壮秧的基础。 一般软盘营养土每盘需要34 公斤,可按 5 公斤准备;钵盘每盘需营养土 斤,可按每盘 2公斤准备。 营养土一般用优质客土 6070%,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猪、牛、马粪堆制而成)3040%,并需添加适量的氮、磷、钾等速效化肥,数量为每盘约为硫铵 (或磷酸二铵 1 克),过磷酸钙 ,有条件的可加硫酸钾2 克,即 N、P、K 的比例为 1:2:1。 应用床土调制剂进行床土调酸是防止青、立枯病,培育壮秧的有效方法。 根椐调制剂的种类不同,按要求施用适量的调制剂,充分混拌均匀,使营养土的 保持在 间。 营养土所用客土、既肥等一定要用 5 毫米孔径筛 7、过筛,若出现结块时,应打碎过筛。 播种前要按比例将客土,厩肥,床土调制剂充分混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4、备足秧盘秧盘数量要依据秧盘规格(每盘的孔穴数和面积)和采用的栽插密度而定,再考虑漏播、坏苗、缺苗等因素增加 10%左右的保障系数,一般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亩需秧盘数亩抛插穴数/每盘孔穴数(110%)根据上述公式,如用每盘 561 孔的钵盘,抛插 956 寸密度,则亩备秧盘为2530 个;若选用 468 孔秧盘,应备秧盘 3035 个。 5、播种软盘、钵盘育苗秧令较短,通常 3035 天,叶令 ,所以应根据品种生育期、抛插期、秧令期及本田供水时间等诸多因素确定播种期,一般以 4 月 1020 日播种为宜 8、,若抛插面积较大时应分期播种,防止秧龄过长,出现串根、秧苗过大不易抛插现象。 播种量的确定:在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合格的条件下,钵盘要保证每穴 35 粒种子,每盘干籽量以孔数而定,软盘 6080 克(手插秧),200 克(机插秧),钵盘(561 穴)播干籽 70 克。 播种方法:一般先装土后播种,一般将软盘、钵盘装满营养土摆于置床上(也可先摆盘后装土),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床面,用木板、抹子把种子拍压入泥土中,然后覆土;也可种土混合播种,将种子和营养土按比例混拌均匀,将混匀后的种土装入钵盘,然后摆放在浇透底水的置床上(也可以先摆盘后装种土)摆齐压紧(防止盘底与床面架空)浇水,覆薄层土。 这种方法 9、种子在钵体内的深度不一,出苗整齐度稍差,后期基本一致。 6、喷药、盖膜覆土后,喷施敌克松 1500 倍液,每平方米 2 公斤预防青枯病(使用床土调制剂可免去),再用丁草胺封闲土壤,每亩 200 克,兑水 40 公斤用喷壶均匀地浇在床面上。 为防止楼蛄和老鼠危害,每床用甲拌磷 250 克防治,之后在床面铺一层地膜,增加保温保湿能力,然后插架、盖膜。 7、苗前要经常检查薄膜边缘及中间是否严密,创造良好的保温环境,促进早出苗。 当秧苗立针青头后,及时揭去地膜,防止高温烧伤苗尖。 秧苗 1 叶期,白天床内温度控制在 30左右,夜间应保持 5以上,如夜间频繁遭受3以下低温,秧苗易受冻滞长或引发立枯病,应做好夜间保 10、温工作。 当秧苗 1叶 1 心时,进行通风炼苗,并结合补水降温,温度保持 30以下,通风口从棚中掀开,由小到大,直至棚中间全部掀开。 为缓和通风时床内外温度差异,提倡早炼苗,早盖膜,早晨 78 点床内温度没有升高时通风,使床内温度与气温同步上升;下午 34 点,气温未降时盖膜,保证床内温度,促进秧苗生长。 当秧苗 2 片叶时,床温控制在 25左右,然后随着秧苗生长,床温应逐渐下降,秧苗 3 片叶时,达 1820即可。 揭膜前 35 天,进行大通风,除阴冷天气外,夜间可以不盖膜。 水分:由于育苗盘体独立存在,有碍置床毛管水上升,易使盘土内水分不足而影响出苗,因此,如何供足种子出苗用水是盘育苗至关重要问题, 11、所以播种时对置床和盘体浇足底水十分重要。 如在本田育苗出现床土湿度过大时,要及时掀开薄膜晾床排湿,防止烂芽、坏种。 秧苗出齐苗时要浇一次透水,切忌大水漫灌补水,以后随秧苗生长和通风炼苗,适当增加补水次数,一般 12 天浇水一次,浇水时间宜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 揭膜后,床面蒸发量增大,适当勤补水,抛插秧前一天傍晚,浇一次水,利于移栽起苗。 防病:主要是防治立枯病,秧苗 1 叶 1 心和 2 叶 1 心时,选择晴朗无风天气,结合补水喷洒敌克松 1500 倍或 1000 倍液 3 公斤,之后喷清水洗苗。 追肥:营养土应用床土调制剂的,一般可不需补肥,但发现秧苗变黄缺肥时,应及时追肥,每平方米 20 克硫铵,配 12、制成水浇施,然后用清水冲洗,防止烧苗。 抛插前 3 天,追一次送嫁肥,方法、数量同追肥。 防虫:潜叶蝇易发地区,抛插前 23 天,喷 60%乐果乳油 1000 倍液。 四、本田整地及抛插移栽1、本田整地盘育苗移栽时,秧苗较小,对田块整地质量要求较高。 翻、旋、耙的力求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无硬土块,达寸水不漏泥程度。 抛插时间应根据土壤类型,最好在拉板后土壤表面有一定糊状层时进行。 对土壤粘重或机械耙地的地块,耙平后待泥浆沉淀一段时间后抛秧或插秧,以免泥浆较软,秧苗所扎入泥土中过深,影响分蘖。 沙质土壤地块,耙平后随之抛插,防止泥浆下沉,土壤板结,抛插困难,影响秧苗立苗返青。 2、抛插方法抛插密度要根据品种、地 13、力、抛插时间等因素确定。 抛秧盘数确定后,第一次抛 70%数量,剩余的 30%秧苗视分布程度补抛。 抛后,根据田块形状每隔 35 米检出 30 厘米宽南北走向的作业道,同时调整秧苗疏密程度,以方便田间管理。 抛秧应选择无风或小风天气进行,抛前撤掉田间水层(汪泥汪水为宜),人站在田埂上或作业道内,一手拿秧盘(也可事先倒入器具中)一手抓秧苗,并把抓出的秧苗抖一抖,使秧坨间分开,然后抛向田间,抛出高度以 3 米左右为宜,每次抛出的数量不宜过多,秧坨靠自身重量下落扎入泥土中。 近年来也有采用钵盘育苗不抛秧,按计划密度摆秧,或低身点抛的效果很好。 插秧密度也因品种、地力、插秧时间不同,因地制宜确定,一般我市提倡插 14、植 946 寸或(129)45 寸。 插秧时灌浅水层,插秧不易插深,以不漂苗为准,以利于返青和分蘖。 五、肥稻田施肥是水稻高产的基础,提倡根据品种、地力,产量指标实行配方施肥。 一般 N:P:K1:1:且要根据需要施用锌、硅、铜等元素的肥料。 基肥:腐熟农家肥每亩 1 立方米;磷肥全部做基肥,一般亩施过磷酸钙 4050公斤;钾肥一半量做基肥,一般亩施硫酸钾(或氯化钾)5 公斤左右;氮肥施全部用量的 3540%。 基肥可以全层施用,翻地或旋耕时施入,也可在整地拉拍前施入,基肥施用时要力求均匀。 追肥:追肥是指水稻插秧返青后至成熟过程中追施的肥料,做追肥用的肥料一般都是化肥。 (1)蘖肥蘖肥一般是氮肥,占总施用 15、量约 2535%(包括调整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不必再施返青肥。 蘖肥可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在移栽后 510 天,施蘖肥总量的 1/3;隔 710 天施第二次蘖肥(2/3 或 1/2);为促进三类苗升级,可用少量的蘖肥留在有效分蘖末期施用,即称调整肥,施用数量每亩 5 公斤硫铵,重点追施长势差、叶色淡的植株,以促进全田长势一致。 (2)穗肥穗肥指幼穗分化期至孕穗期追施的肥料,约占氮肥总量的 2025%,其作用是促进大穗的形成,并能提高结实率,具体施用时间约在出穗前 1518天左右。 我市一般在 7 月下旬施用。 (3)粒肥粒肥是在抽穗至齐穗期的追肥,对叶色发黄,土壤肥力不足的稻田作用明显,对提高粒重、改善品质有特殊作用。 粒肥用量不易多,一般亩施硫铵5 公斤左右,约占总氮量的 57%,施用粒肥要严格掌握看苗施用的原则。 (4)根外追肥水稻除根部能吸收养分外,叶片表面的气孔也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而且利用率高,实行叶面施肥叫根外追肥。 一般采用尿素,而且需要喷施机具。 我市多是结合防治病虫害用飞机航喷。 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加稻丰灵(或增产灵)有明显提早出穗,增加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