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双优双抛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优双抛”是指早、晚两季水稻均采用优良品种和抛秧栽培。 1999 年,杭州市滨江区长河镇共推广双优双抛栽培面积 1339 亩(其中早稻 623 亩,晚稻 716亩),平均亩产 斤(其中早稻 斤,晚稻 斤),比同品种常规手插栽培(下同)1746 亩(其中早稻 819 亩,晚稻 927 亩),斤(其中早稻 斤,晚稻 斤)增 斤,增幅 合计增产稻谷 公斤(亩增 斤),增值 元,亩增值 38 元。 双优双抛不仅增产增值,而且节约工本和肥本。 全镇因推广双优双抛栽培技术而增产、节本、增效计 元,亩均增效 174 元。 其主要技术经验有:一、选择高产抗倒品种。 鉴于水稻抛秧栽培扎根较浅,落田苗较足的客观实际,品种要求 2、穗大粒多、分蘖中等、矮秆抗倒。 为此,早稻选择“嘉早 935”、“嘉育 948”为主;连作晚稻以“秀水 63”、“丙 95主。 二、育好壮秧把六关。 首先,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田块做好半旱式通气秧田。 秧板务求“面平、沟直、板硬”,并施足基肥。 其次是铺盘前每 30 平方米毛秧板用水稻壮秧营养剂 斤(1 包,系江山市兴农复合肥厂生产),直接撒施在秧板上肥育。 其三是塑盘铺排后,用稀薄泥浆填满秧钵并清扫盘面,待秧钵泥浆沉实到“八分满”时,每盘用根芽长 米左右的芽谷 100 克播种。 其四是播后用软扫帚轻扫塌谷,使盘面不遗留(漏)种子。 早稻手播后用地膜低棚覆盖;晚稻则用长麦草或遮阳网或锯木屑覆盖,防高温烫芽 3、和雷阵雨冲刷。 其五是在水浆管理上,要水稻旱管式育苗,促使秧苗清秀矮壮。 其六是当早稻秧龄 25 天左右,平均叶龄 时和晚稻秧龄 22 天左右,平均叶龄 时进行大田抛秧。 三、大田抛秧技术要点。 抛秧的大田要现耕现势,田面尽量平整,保持薄皮水层。 早稻亩平均抛栽 ,落田苗 12 万左右;晚稻亩平均抛栽 田苗 14 万左右。 苗数是产量的基础。 为了抛足抛匀落田苗数,先将三分之二的秧苗抛向整个田块,后用三分之一的秧苗补抛空缺和稀少处,达到足苗匀抛和抛匀。 秧苗返青后,立即删去堆叠苗,补好稀处和缺处,并留好操作道,挖好丰产沟。 大田施肥的基追肥总比例从移栽稻的 8:2 调整为 注重穗粒肥的施用。 四、除净杂草,超前搁田。 除净水稻抛秧大田的杂草,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的做法是:结合施用分蘖肥,选用“丁苄”或“秧草净”等安全对口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当分蘖苗达到预定苗数的 70,进行超前搁田:多次轻搁,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齐穗后保持湿润灌溉,维护根系活力,以防倒伏、防早衰,获高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