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组织设计(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若含水量偏高,应翻松凉晒;若含水量偏低,则应预先洒水湿润。 根据机械的性能,采用下列压实程序: 用推土机推开初平,中型压路机作稳定碾压,平地机进一步精平,再用振动压路机加强碾压至全层密实,最后用压路机无振封面碾压,使其表面达到密实。 排水管道井位周圈等压路机碾压不到之处,采用手扶式振动器碾压。 (三) 混江砂垫层: 1. 检查验收路槽,路槽用 1215t 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发现表面松散、弹软 ,应及时进行处理,并按规范要求进 行检查验收。 2. 选择符合基层集料级配范围要求质量合格的材料进场备料。 3. 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每 10m 一桩,并在两侧路边缘外 左右设边桩,进行水平测量,在边桩上用明显的标记标出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线。 4. 确定松铺系数,并计算施工段所需用数量,用自卸汽车 运至施工现场均匀卸车于路槽上,并及时进行摊铺。 5. 用推土机将混江砂均匀摊铺在路槽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或横坡,含水量不足时进行补洒,使其含水量达到最佳。 用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进行碾压一遍,以找到潜在的不平整处。 6. 拉线检查标高,按设计高程每 10m 一个断面作 三个标高点,作出明显的标记,用一吨翻或手推车配合人工进行找补整形。 7. 用平地机或 人工进行细平、整形,并随时检查标高。 (预留一定的沉降量) 8. 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表面随时保持湿润,并检查压实度 ,达到规范要求为止。 在未作水泥稳定砂砾时,严禁开放交通,应先自检,对不合格处加以处置符合要求为止。 9. 施工工艺流程:检验路槽→备料→施工放样→混江砂运输→初平→洒水→稳压→细平→碾压→自检验收 (四)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路面基层为 18cm水泥稳定砂砾( 4%)和 18cm 水泥稳定砂砾( 6%) ,下面以 18cm 水泥稳定砂砾 ( 4%)为例,对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根据规范要求 一 层铺筑,施工方法采用混合料场拌、自卸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 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 上料拌和→运输→混合料摊铺→碾压→养护→封闭交通。 1. 松铺系数:根据施工现场检测,确定摊铺的松铺系数。 2.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3.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a) 施工放样:基层施工前首先对下承层进行验收,表面一定要清扫干净,并严格整形压实,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放样采用人工挂钢丝绳控制高程:每 10m 左右两边各钉一钢钎,进行高程控制,钢丝绳张紧度应以两桩间( 10m) 挠度不超过 2mm(水准仪进行检测)。 b) 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进行现场调试的过程中确定施工配合比,将此配合比写在标牌上,挂在拌和机旁。 在生产过程中,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接近最佳含水量。 同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 拌和料中的加水量,以免出现过干过湿的现象。 每天开工前对砂砾料用燃烧法快速测定其天然含水量,然后根据实测含水量和天气情况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调整,由于当地气候多变,故对混合料实际含水量要及时调整。 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合格 验收下承层 施工放样 下一工序施工 整修路基 拌和场拌和 养 生 调整拌和 质量自检 运 输 摊 铺 碾 压 质量自检 不合格 (压实度 ) 不合格 监理验收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人员、摊铺机就位 c) 拌和 : 拌和场设在 K0+ 左侧,拌合设备采用一台WCQ500 型稳定土拌和机,工地试验室配合拌和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 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 拌和场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设计水泥剂量为 4%,现场施工水泥剂量控制在%。 d) 运输 : 根据拌和场的生产能力和 作业的要求,项目部组织了足够的运输车辆,为了防止运输过程的离析现象的发生,运输车在料斗下装料时,可以先装车斗靠前部分,再装车斗靠后部分,最后装中间部分。 并且运输车辆在运往施工现场的途中,应尽量匀速行驶,避免颠簸。 e) 混合料摊铺 : 施工时对下承层进行整理,将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先洒水,保证垫层表面 5~10cm 范围内含水量达到 5%以上,以免混合料水分散失;如果下承层表面有松散现象,用压路机将下承层碾压密实,然后进行铺筑。 基层摊铺时,高程控制采取摊铺机传 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即在摊铺机两侧挂钢丝,测量高程作为基准平面,采取这种方法时应用紧线器拉紧钢丝,减少钢丝挠度而造成高程不准确。 运料车严禁开到已经抄过平的钢钎范围调头,避免碰倒钢钎或碾断钢丝绳,以免影响进度。 运料车距摊铺机 300m— 400m 调头,然后倒到摊铺机前进行摊铺。 具体摊铺时,摊铺机外侧均以钢丝绳为基准控制高程,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且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当铺筑长度有60~80m 时,用压路机开始碾压。 碾压后质检人员进行检测,用人工将出现的局部“小波浪”消除。 f) 混合料的碾压 : 选用 CA— 25 振动压路机两台。 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既为一遍。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 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严禁洒大水碾压,并且头两遍碾压速度较慢。 根据 现场检测 ,确定碾压遍数,使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碾压结束后,人工把两边按设计坡度 1:1 进行整修。 g) 横缝的处理 : 若因故中断时间超过 2~3 小时,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在摊铺新的混合料。 而且开工前将接头部位用 3m 直尺测其平整度,将超出范围的部分用人工切除,断面与下承层垂直,杜绝斜接缝。 h) 现场压实度检测 : 采用灌砂法,在轮胎压路机碾压 2 遍以后,全幅每 20m 目测压实度薄弱点检测其压实度,若合格则检验下一段,若不合格继续振动辗 压。 i) 一作业段以 60~80m 为宜,太长则受到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太短则压路机的碾压接头太多 ,影响平整度。 j) 养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