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中后期草害的防除内容摘要:

1、坛地区属纯单晚稻区,历年来习惯于在播种或抛秧后 1 周左右,将除草剂拌和尿素结合施返青肥撒入稻田中除草,由于此期间受梅雨季节、田间保水性及施药技术等诸因素的影响,除草达不到理想效果,导致稻田中后期草害仍然严重。 现将稻田中后期杂草种类及防除方法简介如下:一、主要杂草类别稻田中上层草有 3 科 7 种: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莎草科的荆三棱、碱草、萤蔺、野荸荠;柳叶菜科的丁香蓼。 中层草有 5 科 5 种:莎草科的日照飘拂草;千屈菜科的节节菜、水苋菜;鸭跖草科的鸭跖草;菊科的鲤肠;苋科的水花生。 下层草有 3 科 4 种:雨久花科的鸭舌草、雨久花;泽泻科的矮慈姑;浮萍科的小浮萍。 二、防治技术应针对稻田中 2、后期杂草发生情况及危害特点和现有除草剂品种,分类用药,最大限度地遏制杂草的危害。 1以中、下层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相结合发生的田块,每亩用 20%二甲四氯150 毫升加 20%苯达松 150 毫升或 10%苄磺隆可湿性粉剂 20 克,对水 35 公斤喷雾。 2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混合发生的田块,每亩用 50%二氯喹啉酸 30 克加 10%苄磺隆 20 克对水 35 公斤喷雾。 3如延误了防治适期,杂草高度超过了水稻的高度,尤其是稗草、千金子、荆三棱、野荸荠、丁香蓼等部分杂草,再使用除草剂难以控制其危害,只能在其种子成熟前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减少来年田间杂草发生数量。 三、注意事项1为确保中期除草效果,必须在放干田水或在烤田结束后复水前 1 天打药。 2为保证防治质量,喷雾器的喷头应插在近稻株基部均匀喷雾,使药液喷在靶标杂草上。 3使用二甲四氯除草剂的时间,应安排在水稻有效分蘖末期(烤田期)进行,这样既保证有效分蘖成穗,又能发挥除草剂的功效。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