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要点内容摘要:
1、004 年我镇发生条纹叶枯病的稻田发病率达到全镇水稻面积的 60%以上,实为历史所罕见。 发病重的原因主要有暖冬天气的影响,种植的部分水稻品种抗病性弱,有部分农户未能适时进行综合防治等。 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重点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除杂草选用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如徐稻 3 号等。 采用化学或人工方法,冬春清除小麦、油菜等作物田内杂草,春夏清除水稻秧池及大田周围的杂草,创造不适宜灰飞虱生存繁衍的环境。 病率较重;凡是栽插比较早的,还有旱直播田,发病较重,而晚栽秧、机插秧的田块,由于灰飞虱发生相对分散,则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相对较轻。 月上旬水稻分蘖盛期是条纹叶枯病显症始盛期和第一个显症高峰期, 2、应及时、多次连根拔除显症发黄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销毁,防止毒源扩散蔓延。 二、亩用 10%虱蚜毙2030 克,加水 4050 公斤喷雾,压低麦田一代灰飞虱若虫的密度。 尖线虫病,使用吡虫啉浸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8 克,加水 6 公斤,浸稻种 4 公斤),连续浸 72 小时,捞出后不淘洗,不催芽,晾干后直接播种。 这样能杀死早期迁入秧田的灰飞虱。 隔 57 天喷 1 次虱蚜毙,直至移栽。 小麦开始乳熟时是灰飞虱向秧田迁移的高峰期,此时用药间隔期应缩短至23 天,秧苗长势好、叶色深的秧田更要适当缩短间隔期,增加用药次数。 在每次对秧苗用药的同时,对秧田周围的作物杂草一并用药,形成保护带。 秧苗移栽前最后 12 次用药要加用病毒钝化制剂,每亩用 50%稼洁 60 克(2 袋),对水 40 公斤喷雾。 7 天秧苗返青期,是第二代灰飞虱若虫高峰期,也是防治大田期灰飞虱的关键时期,要组织所有水稻种植户统一行动,用药 12 次,用药间隔 5 天,每次每亩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 克加50%稼洁 60 克(2 袋)对水 40 公斤喷雾。 专利查询。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要点
相关推荐
1、肥” 交晚稻具有穗大粒多,分蘖力强的优势,但需肥量大,由于生长前期气温高,肥料易被分解利用,后期气温逐渐降低,肥料分解缓慢,土壤供肥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脱肥早衰,影响晚稻穗粒发育,因此,掌握杂交晚稻中后期几种肥的施用技巧,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增产的潜力。 1、促花肥。 在晚稻幼穗分化初期施肥,能促进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增加每穗的枝梗和颖花数量,在一般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杂交晚稻穗大粒多
7。 2的商是( )位数。 A、两 B、三 C、四 四、直接写出算数。 (每题 分,共 8分 ) 68247。 4= 840247。 4= 220 4= 180247。 3= 480247。 3= 9000247。 3= 3 500= 1800247。 3= 70247。 5= 360247。 5= 360 0= 4500247。 5= 91247。 7= 280247。 2= 200 9=
1、稻的田间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个浅要的分析。 一、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水稻移栽后,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 1、查苗补苗。 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 须及时检查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 2、看苗灌水。 大苗播秧后可以灌深一些水,经两三天后,落浅到一寸左右。 小苗移栽,灌浅水 1 寸左右。 3、追返青肥。
体积 20=(立方厘米 ) (3)圆锥形小孔的体积 4=(立方厘米 ) (4)零件的体积 - =(立方厘米 ) 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 3.一个高 3 分米,底面直径为 20 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装满水,水中放着一个底面直径为 18厘米,高为 15厘米的铁质圆锥 体,当这个铁质圆锥体取出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结果如何。 解:当这个铁质圆锥体取出后,桶内水面要降低,因为这个物体原来占据了一些空间
1、1)症状与侵染循环:苗期发病,叶基出现褪绿黄白斑,后扩展成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条纹间仍保持绿色。 不同品种的症状有差异,糯、粳稻和高秆籼稻表现心叶黄白色、柔软、卷曲下垂,成枯心状。 矮秆籼稻不呈枯心状,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减少,病株提早枯死。 该病引起的枯心苗与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相似,但无蛀孔、无虫粪,不易拔起。 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种类型稻均不枯心
2、,继而开中部的中性花,最后尾部的雄花,雌花才能结蕉果,中性花和维花则大量消耗母株养分,因此,要及时断蕾,确保养分集中供应蕉果生长发育。 断蕾时间要选择晴天午后,叶片边缘下垂,蕉株树液较少流动时进行,雨天或雾天,早、晚都不宜进行断蕾,因此时树液较多流动,断面伤口不易愈合,病菌易入侵引起腐烂。 4、疏果一株香蕉结果多为 10 梳以上,少也有 78 梳,若果穗的梳数和果数过多,会影响果实增长增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