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组合-Ⅱ优7954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优 7954 栽培技术 优 7954 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超级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 年通过国审。 该组合属于大穗型,全生育期 136 天,比汕优 63 迟熟 3 天;株高 115 厘米,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 ,穗长 米,每穗 174 粒,结实率 千粒重 ;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2004 年在徐州市示范栽培 1000亩,亩产量达 斤;在宿迁市示范栽培 100 亩,亩产量达 斤;在南京市六合区示范栽培 70 亩,亩产量达 斤。 2007 年在遇前期高温干旱、后期连续台风暴雨的情况下仍表现突出。 1、适期播种。 适宜播种期为 4 月底 5 月初,最佳移栽期为 6 月上旬,秧龄不超过 40 天。 播 2、前用盐水选种,清水洗净后药剂浸种。 稀播匀播,每亩大田用种量为 斤,每亩净秧板干种子播量不超过 10 公斤。 培育株高 20米、单株带 3分蘖的壮秧。 2、栽插密度。 适宜栽插密度为每亩 穴左右,每亩茎蘖苗为 7。 该组合繁茂性好,分蘖力强,可以适当扩大行距。 据试验,在高产栽培条件下,26厘米行距比 20 厘米行距每亩增加 穗,每穗增加 18 粒,结实率提高 2%,千粒重增加 ,并且田间病害发生轻。 适宜的栽插行距为 23米,株距为 17 厘米。 3、肥水运筹。 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中后期氮肥施用量。 基肥每亩施饼肥 50 公斤或土杂肥 2000 公斤、过磷酸钙 20 公斤、氯化钾 10 公斤、尿素 10 公斤。 移栽后 5结合化除施用分蘖肥,每亩施复合肥 20 公斤、尿素5 公斤。 移栽后浅水活棵促分蘖,基本苗达预定穗数 80%时搁田,孕穗期田间不能断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后期不能断水过早。 4、防治病虫。 选用井冈霉素、扑虱灵、锐劲特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 将药剂与磷酸二氢钾、绿丰素等肥料混喷,以提高防治效果,增加粒重。 专利查询。水稻新组合-Ⅱ优7954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号中佳 3 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 交选育的常规优质晚稻新品种。 2005 年 3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比对照汕优 46 迟熟。 该品种株型紧凑,群体生长整齐,叶色淡绿,剑叶挺直,分蘖力中等,有效穗较多,穗粒数较多,千粒重小,后期落色好。 株高 米,亩有效穗 ,每穗总粒数 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出糙率 整精米率 垩白率 10、垩白度 胶稠度 80长
y 轴切于点 C,与 x轴交于 A、 B 两点。 若点 C 的坐标为( 0, 2),点 A的坐标为( 1, 0),则 k 的值为 ______ ,已知直线 1l ∥ 2l ∥ 3l ∥ 4l ∥ 5l ,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相等,如果直角梯形ABCD 的三个顶点在平行直线上, 90ABC 且 AB=3AD, 则 αsin = . ,已知 121 AA , 9021 AOA
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5 分) 1. 的积有( )位小数。 A、三 B、四 C、五 2. 因为 38=,所以 ( )=。 A B C D 38 3. 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 ,这个数最小是( )。 A B C D 4. 247。 ( +) 5 这道题最后一步计算( )。 A、除法 B、加法 C、乘法 5. 125 8247。 125 8= A 1 B 1000 C 64 D 8 四、计算。
状水稻秧苗从三叶期开始发病,初时叶尖变白,后沿主脉向下扩散,延伸至叶基部,在从中脉向两侧叶缘发展,最终全叶呈白色,也有的叶呈白条状,叶缘仍保持绿色,叶鞘颜色褪淡、变紫,后转为黄褐色,有的秧苗病势发展很快,几张绿色叶片同时发生病变,变成白苗,以后新生的叶片和分蘖的叶片也是白色的,病势发展较慢的,一般 67 叶期又逐渐转绿,病重的 45 叶期死亡。 发病原因经有关资料介绍
59 345+ 789 506- 179 383+ 268 950- 589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 1. 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 ) 2. 最小的 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 1。 ( ) 3. 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 ) 三、(一)加法的验算步骤:: ( 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 2)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
1、两优一号” “丰两优一号”是丰乐种业与辽宁粳杂中心合作选育的两系、优质、高产、抗病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丰乐种业拥有产权,独家开发。 “丰两优一号”于2003 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该品种有以下特点:产量高“丰两优一号”丰产性好。 在 19992002 年连续 4 年的各级品种试验中,产量均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2000年、2001 年参加安徽省中籼新品种区试,两年平均产量 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