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新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备课及测试题内容摘要:

解 24 时计时法,知道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 24 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掌握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普通计时法与 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让我们走进小红的一天,看看她都在做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24时计时法。 二、 普通计时法和 24时计时法: 认识 0时: 师: 0时是什么意思。 小结:半夜 12时也叫 0时。 零时既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出示表盘,介绍指针: ( 1)、拿出钟表拨一拨,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从 0时到中午 12时,经过了 12个小时,时针转了一圈,分针转了 12圈。 从中午 12时再到夜里 0时,又经过了 12个小时,时针又转了一圈,分针又转了 12圈。 从 0时开始,再到下一个 0时结束,一天有 24小时,时针转了两圈,分针转了 24圈。 ( 2)、再次感知:(出示钟表)认识时针走两圈是一日。 一天结束,时针走了几圈(时针经过表盘的各点几次)。 一共经过多少小时。 介绍两种计时法: 第二次备课 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 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如果把钟面上时针走过的一天的时间展开,观察 ,你能找到上下两行数有什么关系吗。 ( 1)、普通计时法 师:在说明时间时,需要加“午夜、上午、下午、晚上”等前缀词的表达方式,通常叫做 普通计时法。 ( 2)、 24时计时法 师:在说明时间时,经常采用从 0时到 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转化 ( 1)、观察区别,怎样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 24 时计时法。 ( 2)、生活中的应用 师:举例说说生活中这两种计时法的应用。 师:(展示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如果把它转换成另一种计时法,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 3)、练习: 师:这是一些节目的播出时间,如果想用 24时计时法表示应该怎么办呢。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金色童年 上午 8时 儿童英语 上午 9时 六一英语 下午 2时 美术星空 下午 4时 大风车 下午 6时 新闻联播 下午 7时 第二次备课 ( 4)、你更喜欢哪种计时法。 为什么。 小结: 24时计时法的简洁、不易出错的特点使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计时法。 用 24时计时法写出主题图中的各个时间。 知识窗: 师:你读懂了什么。 三、求经过时间: 出示例题 3:(教材第 84页) 独立思考。 交流想法:怎样解决求经过的时间呢。 方法:数一数 分段数 转化数 怎样知道你解答的对不对呢。 四、巩固 练习: 照样子填一填。 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第二次备课 教材第 83 页“做一做”。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24时计时法练习 66节 教学目标: 运用表格整理时间单位,构建时间单位网络图。 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会用 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会用 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上一节练习课。 基本练习:(完成教材第 87页“练习十八”第 8题) ( 1)、时针与分针是一对好兄弟,二人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胖胖的时针跑一圈,瘦长的分针就要跑 12圈。 第二次备课 师:虽然它们转动的圈数不一样,但是经过的时间是一样的。 你们知道它们转动的圈数是多少天吗。 ( 2)找朋友: 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是对好朋友,现在好朋友要手拉手去玩,你能快速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 独立解答,交流问题。 师:为什么上午 8 时 30 分和晚上 8 时 30 分的朋友不一样。 为什么早晨 7 时 40分没有找到好朋友。 它的朋友应该是谁。 19:40的朋友应该是谁。 ( 3)、站牌与车道 师:时间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为了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市政府号召大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你能读懂下面的这幅图吗。 小结:我们要提醒身边的亲人,开车上路要遵守道路交通规则。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与时间有关的 问题。 接下来我们进入综合练习板块看看。 第二次备课 综合练习 ( 1)、想一想: 小结:知道起始时刻和经过时间,就可以直接计算求出终止时刻。 ( 2)、算一算: 这是一个新设的邮筒,每天取 3 次信,早上 8时 30分是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 4小时取一次信。 请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 师:你读懂了什么。 什么叫“每隔 4小时”。 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 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小结:我们不仅能标出取信的时间,从中还发现了第二次取信的时间,既是一次事件的终止时间,也是计算下一次取信的起始时间。 ( 3)、填一填: 独立填表,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①、加法:起始时间 +经过时间 =终止时间(即下一次的起始时间) ②、计算:统一用 24时计时法,晚上 8:15=20:15 ( 20- 6)247。 2+1=8个 小结:同样的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列表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提高练习: 第二次备课 ( 1)、填一填,想一想: 前两道小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第三小题是开放题,学生可以提出“中午营业了多长时间”“中午和晚上哪一段营业时间长”等等。 小结:根据起止时间,我们算出了经过时间,再进行分段累加,解决了营业时间的问题。 ( 2)、走进天文馆 让我们放松放松,走进北京天文馆看看。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这三个小问题。 提问:小丽 9:00买的票,如果她要在 15:00 离开天文馆,能保证把这几个节目都看上一遍吗。 ( 3)、北京一日游: 你能用你学到的知识把北京一日游补充完整吗。 第二次备课 提问:你是怎么想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