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宁粳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 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宁粳 1 号(原名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资深水稻专家万建民主持选育的早熟晚粳稻品种。 该品种,以武运粳 8 号/交并于 2001 年育成,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 200417)。 品种权号: 品种推广进展宁粳 1 号在参加省区试的同时,在适种地区试种,2004 年在扩大示范的同时集中繁殖,2005 年在江苏省内大面积推广种植近 80 万亩,2006 年进一步扩大至江苏沿江、苏南以及上海沿江、皖中皖南地区,应用面积达到 250 多万亩。 宁粳 1 号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出米率高的特点,按照“生产农户稻米企业优质米市场(超市)”模式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 2、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品种已列为国家跨越计划推荐品种、国家后补助品种、国家重大新品种推荐品种和 2005 年国家超级水稻(申报)品种。 2 品种主要特点综合几年来各地试验、示范、推广种植的表现情况,宁粳 1 号主要特点是:产稳产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 量潜力与武运粳 7 号相仿。 在2004 年示范种植中,单产稳定在 650上,高产田块 750上。 2005 年水稻生长中后期遭遇持续阴雨寡照和强台风袭击造成大范围严重减产的情况下,宁粳 1 号减产幅度最小,并出现许多高产方高产田:如江苏姜堰市娄庄镇先进村 146 亩示范片,亩产 处大丰境内的上海农场 173 亩展示区,亩产 745病抗 3、倒在华东稻瘟病 8 个生理小种中,接种鉴定对 5 个生理小种免疫,2个中抗,田间表现中、高抗穗颈稻瘟;对本地白叶枯病的 4 个主要菌系抗性12 级,表现高抗;2004、2005 两年江苏水稻条纹叶枯病特大暴发流行情况下,宁粳 1 号发病轻微,影响程度轻 02005 年上海农场展示区域 31 个主栽品种和新品种(系),宁粳 1 号为发病最轻的品种之一,发病株率小于 3%;同年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田间抗性鉴定,宁粳 1 号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且抗性稳定。 当年水稻抽穗后 9 月中旬和 10 月初,江苏遭受卡努、龙王两次台风袭击,全省水稻大面积严重倒伏,而宁粳 1 号未发生倒伏。 说明该品种不但抗病而且强 4、抗倒伏。 状优良宁粳 1 号株型集散适中,生长清秀,叶片挺举,分蘖性强,本地10 月 20 日前后成熟,生育期 156 天左右。 穗粒结构协调,亩有效穗 22 万左右,每穗粒数 130135 粒,结实率 90%以上,千粒重 28g,穗粒互补性较强。 质优、口感好理化指标,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出糙率 整精米率 垩白率 29%,垩白度 直链淀粉(干基)胶稠度 82合指标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 稻米食味清淡,口感软,蒸煮米饭冷后不硬,稻米外观商品性好。 种植,风险小该品种抽穗到成熟时间短,灌浆速度快,无明显两次灌浆现象,后期熟相好,易脱粒,与大穗型品种比较,易种易管易收,无致命弱点,推广应用风 5、险小。 农民评价为“好种好管,好收好卖”;推广部门评价为“灾年不减收,丰年更高产”;行政部门评价为“种植农户欢迎,稻米企业欢迎,城乡居民欢迎”。 3 号按照超级稻、超高产栽培要求和本品种特征特性,栽培目标为:亩产750亩总颖花数 3000 万,亩有效穗 22 万,每穗粒数 135,结实率 90%以上,千粒重 28产途径的重点是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 具体措施:期早播宁粳 1 号感光性较强,江苏沿江及苏中地区稳定在 9 月初抽穗,10 月 20 日前后成熟,迟播会缩短营养生长期,不利于大穗高产。 为此应尽可能在不延长秧龄的情况下适期早播,在 5 月上旬能早则早。 育壮秧秧田每亩用种量 2530重秧田 6、土壤的热化培肥,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增施接力肥,培育适龄双蘖壮秧。 理密植 6 月上、中旬移栽,宽行窄株,行距 25亩 穴左右,基本苗 6 万左右。 早播早栽适当稀植,迟播晚栽适当密植。 学用肥总施肥量每亩纯氮 2022重磷、钾肥的施用。 按照稳定穗数主攻大穗的高产思路,基蘖肥与穗肥比例 55,其中,基肥与蘖肥比例73,促花肥与保花肥比例 制后期用肥,避免后期氮素水平过高影响稻谷色泽。 水灌溉深水促活棵,浅水促分蘖,足苗适度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 虫防治播种前用恶线清等药剂处理,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 秧苗及分蘖期防治好稻蓟马和稻飞虱。 破口抽穗期根据天气防治好穗颈稻瘟病。 适时防治各类各代螟虫。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