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衰的原因及防止对策内容摘要:

1、稻早衰是在抽穗后到成熟期间呈现茎叶枯萎、未老先衰,致使籽粒充实不良、瘪谷增多而减产,群众叫做立秆死或返秸。 据昌图县 19951998年调查,发生早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2035,减产 1530,给稻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水稻早衰的原因,一是地势低洼,通气不良,使土壤中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乳酸、丁酸及过量的二价铁离子等积聚,危害根系的生理机能,降低根系活力,严重时发生黑根甚至根腐;土壤瘠薄缺乏某种元素,耕层浅,肥力低,满足不了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等都易发生早衰。 二是耕翻质量不好,特别是地边、地角年年不能进行耕翻的地方,土质板结,通透性差,根系发育不良;并因吸肥保肥力低和铁、锰等元素极易淋溶,生育 2、后期易出现断肥而早衰。 在栽培措施上,如栽植密度过大,个体植株生育细弱,氮肥施量过多,而磷、钾及微肥相对供应不足;长期进行淹灌,不落干通气;盐碱瘠薄地根系发育不良;收获前撤水过早以及晚熟品种迟栽和管理不当等等,都可导致早衰的发生。 三是气候因素,在水稻灌浆期间,气温偏低或日照时数过少,则同化物质的生成和转移速度大大减慢,在 9 月间水稻灌浆阶段如遇 56低温,对耐寒力较差的品种或根系发育不良的植株即呈现变色而早衰。 四是品种因素,据调查,一般矮秆、早熟品种容易出现早衰。 因为矮秆品种的通气组织通常不如高秆品种发达;早衰与叶片寿命长短有关,叶片寿命长短又与叶片厚薄有关,一般早熟品种后期生长的叶片比晚熟品种薄、寿命短,因而早熟品种容易早衰。 如何防治早衰,可具体采取如下措施:1、改良土壤对于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及盐碱地,首先要修建条田和排水工程,加强和创造渗透条件。 其次是施肥改良土壤,大量增施优质农家肥,提倡稻草还田,留高茬等。 2、合理施肥对于经常发生黑根或根腐的田块,应不施或少施带有硫酸根的肥料;氮肥做到少吃多餐,防止基肥和蘖肥一次施量过多,根据苗情增加穗肥和粒肥,达到活秆成熟;增施磷、钾肥,应重视钾肥的补给,尤其在孕穗期前追施农肥如含钾较高的小灰、灰土粪等;提倡施用复合肥料或具有包膜的长效肥料,适当施用微肥。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