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杂糯间栽增产技术内容摘要:

1、、四川泸州水稻所研制的糯稻品种,生育期 135140 天,株高130 厘米,穗长 25 厘米,平均粒数 148 粒,千粒重 ,属大穗型糯稻品种。 川南地方性品种,生育期 140 天,株高 135 厘米,穗长 25 厘米,平均粒数 145 粒,千粒重 ,属大穗型糯稻品种,品质佳。 育期长于糯稻品种,株高低于糯稻品种,如川香优 2 号系列,宜香优系列,优 7 号,D 优 527 等优质品种。 二、是杂糯间栽能否获得成功的前提。 要突出“一高一矮”的层次差和“一早一迟”的时间差,才能充分提高光合作用率,为糯稻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并能抑制稻瘟病,达到共生单收增产的目的。 期移栽。 气温稳定在 10时播种,可选 2、用旱地育秧,也可采用地膜保温育秧。 播种前采用”强氯精”浸种消毒,播后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多蘖壮苗。 糯稻和杂交水稻同时播种,同期移栽是杂糯间栽的基本要求。 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的化肥,氮、磷、钾搭配要合理。 施肥时做到重底肥、早追肥,底肥占 70%80%,以后酌情早施追肥。 理密植。 杂糯间栽的产量高低,取决于种植密度是否合理。 在翠屏区大山村进行 3 个不同密度对比试验,杂交中稻实行宽窄行定向移栽,采用 18 厘米(4020)厘米规格,每 667 平方米栽 窝,每窝栽双株,每间隔 1 个宽行栽 1 行糯稻,周围每 1 宽行栽 1 窝糯稻,每窝糯稻栽 58 株,分别按每 667 平方米间种 800 窝、 3、1200 窝和 1600 窝糯稻。 其产量构成如下:(1)667 平方米间栽 800 窝糯稻,杂交中稻与净栽的产量持平,糯稻 667 平方米产 34 千克,增产 (2)667 平方米间栽糯稻 1200 窝,杂交中稻与净栽基本持平,糯稻 667 平方米产 52 千克,增产 8%;(3)667 平方米间栽糯稻1600 窝,杂交中稻比净裁减产 以上 3 个不同密度处理中,667 平方米间栽 800 窝糯稻密度偏小,糯稻产量低;667 平方米间栽 1600 窝糯稻密度过大,影响杂交中稻产量,糯稻增产不明显;667 平方米间栽 1200 窝糯稻密度比较合理。 强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螟虫。 杂糯间栽后,密度增大,田间湿度也随之增大,易感稻瘟病和纹枯病,故须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到单收、单晒。 糯稻成熟时要及时收割,只割稻穗,稻草在收割杂交中稻时再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