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长腿水叶甲内容摘要:

1、名 鞘翅目,负泥甲科。 别名稻食根叶甲、稻食根虫、食根蛆、车兜虫、饭米虫、饭豆虫、下涝虫。 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北京、河北、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四川、贵州。 稻食根叶甲在我国另外还有 3 种:即短腿食根叶甲(D。 分布在黑龙江、北京、河北、山西、江苏、江西、福建、广西;多齿食根叶甲(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台湾;云南食根叶甲(分布在云南、四川。 寄主稻根、英白、矮慈姑、莲藕、稗、眼子菜、鸭舌草等。 为害特点幼虫为害须根,成虫取食叶片,受害后植株矮小黄瘦,须根腐烂。 形态特征长腿水叶甲成虫体长 69 2绿褐色,基色淡棕色,具金属光泽。 头部铜绿到紫 2、黑色;触角不完全棕色,一般各节基部棕红或淡棕,端部黑褐;前胸背板铜绿或金绿;鞘翅底色棕黄或棕栗,带绿色光泽,有的金绿、有的蓝绿;足棕红或淡棕,腿节背面后半部具金属深蓝色大斑;腹面被银色毛。 头被细刻点及毛;额瘤隆起。 触角第 1 节很膨大。 前胸背板近方形,表面较光洁,具粗细不一的横皱纹。 小盾片三角形,中纵区无毛。 鞘翅表面光洁无皱纹,基半部刻点较端半部的粗。 后足腿节较细长,基部细狭,中后部膨大,端部具一大齿。 本种与其余 3 种的区别为:短腿食根叶甲头额瘤显著,腿节短粗,鞘翅后部与两侧突然收狭;云南食根叶甲额瘤顶端突出,前胸背板刻点及皱褶较粗,雌虫末端中部呈锥状突出;多齿食根叶甲触角第 2 节与第 3 3、 节长度接近,头额瘤不如上述三种明显,后腿节端部除一大齿外,尚有若干小齿,鞘翅全部金属色,无棕栗底色。 卵长椭圆形,稍扁平,排成卵块状,淡黄色,每块约 20 粒。 末龄幼虫体长 910小,腹部肥大,略弯曲,体白色,具 3对胸足,无腹足,尾端具尾钩 1 对。 蛹白色,长 8右,外有胶质薄茧,红褐色。 生活习性大多地区年生 1 代,北方部分地区 1 年多或 2 年 1 代,以幼虫在藕根、节间或有水的土下 1630越冬,翌年 15土温稳定在 18以上,幼虫爬至土表为害,土温 23为害最盛。 苏北 4 月下旬一 5 月上旬幼虫开始取食,58 月化蛹,7 月进入羽化和成虫产卵盛期,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进入孵化 4、盛期,10 月开始越冬;江西为害期则较前提早半个月左右,湖北 5 月初一 6 月上中旬为害莲藕,6 月后出现各虫态,7 月成虫渐多。 卵多产在眼子菜、稻、莲、长叶泽泻叶背面,卵期 69 天,长者 11 天,多在中午或晚 20 时孵化,其中1418 时最多,孵后下爬至土中为害嫩根,严重的 1 条地下茎有虫数十条,幼虫期 10 个多月,成熟后形成薄茧化蛹,蛹期 1517 天,成虫在土中羽化爬至水面,在叶片上停息,经 13 天即行交配和产卵,产卵期 48 天,成虫寿命7,每雌平均产卵 130 粒,成虫有假死性,但很活泼。 防治方法(1)冬季排除藕田、慈姑田积水,可使越冬虫口减少。 (2)实行水旱轮作,清除田间杂草,翻地时把眼子菜、鸭舌草等水生植物压入泥中,每 66700耕耙。 (3)成虫盛发期用眼子菜等诱集成虫,产卵后集中烧毁或深埋。 (4)在为害初期进行根区土层施药,茶子饼粉,每 667 20可用 50辛硫磷颗粒剂,每 667 50辛硫磷乳油 160水 0干土中制成毒土于午后或傍晚撒在放净水的田中,田,3 天后恢复正常水浆管理。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