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开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掌握土的虚铺厚度,根据 试验计 算 的比例乘以理论层后 为施工层厚,初步找平后用 8T 压路机轻压一遍。 人工 铺灰 在初平的土表面打上网格,测定现有灰剂量,计算掺灰质量,拆算成单位面积体积用量铺灰并用木尺刮平。 拌合 a 干拌 用旋耕机或稳定土拌 和机在已翻松动的混合料上进行碎土拌和,翻拌遍数应视碎土和翻拌均匀程度而定,一般不少于四遍并使耙过的混合料达到基本平整,有时可使重耙随铧配合作业,然后轻耙两遍,再使土翻向中心;犁 耕一遍,又重耙两遍,犁的深度,土的颗粒符合要求,使灰土拌合基本均匀,表面比较平整; b 湿拌 干拌完毕立即测定含水量,并视施工季节控制洒水量,加到最佳含水量,洒水量须严格掌握,宜早洒、勤洒、细洒,洒水完毕进行湿拌,先外翻一遍,将上层加水的灰土层翻入下层,又将底层未拌匀的灰土翻至表面,再用重耙四遍,轻耙四遍,达到灰土拌合均匀一致,无灰团或 灰条现象,珍面细匀平整、基本符合路型,及时用人工按设计要求整出路拱。 检查、调平、整型 a 检查项目:在湿拌结束即进行下列各项检查, (有的项目可在拌合过程中进行): 有无遗漏未犁到之土埂; 灰土厚度、标高、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灰土外观拌合均匀、色泽一致; 含水量: 拌和结束进行试验检测含水量与灰剂量。 b 整形(为即时碾压准备条件) 掌握虚厚 用边桩拉横断平线下反尺寸掌握灰土虚厚=施工层厚 (实验得到); 表面人工初步 找 平后,采用水准仪与平地机结合的方法进行平整, 使纵坡、横坡都符合设计 要求; 施工段落严禁行人及一切车辆通行。 稳压 a 稳定是灰土进行压实前的试压阶段, 灰土内部和外部的某些缺陷,可通过稳压予以补救; b 灰土整形约 50m 时即可开始碾压,稳压是碾压的开始,用 8t 碾压必须重轮在前自路边向路中央大摆轴匀速碾压; c 如发现高程及平整度差异较大,应及时翻松找补找平 d 如发现有横向均匀裂缝,可能是含水量不够所致, 须补洒水花,拌匀整平,局部有软弹现象是含水量过大,须翻开,掺拌干灰土整平。 碾压 灰土底基层的碾压应采用 1820T 的光轮压路机,每层 压实 厚 度不超过20c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 10cm,在铺筑下一层前,对前一层表面适当耕松,并洒水湿润。 灰土基层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规定的重型标准 95%以上,其路拱横坡应与路在一致。 养生 灰土在碾压完毕后的 57d 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利于强度的形成,避免发生缩裂和松散现象; 常温季节施工完的灰土面,应保持不少于 7d 的养护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严禁履带车通行,雨后还应控制通车或封闭交通。 (二) 10%灰土底基层施工 1. 材料 a. 石灰:要符合Ⅲ级以上生石灰或消石灰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 要分批进料,做到既不影响施工进 度,又不过多存放。 现场堆放时,应妥善覆盖,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 b. 土:宜采用塑性指数为 1220 的粘性土(亚粘土),有机质含量> 10% 的土不得使用。 2.主要施工方法(路拌法): 、摊铺集料 (首件工程认可制) 选一适当路段作为试铺段。 通过修筑试铺段来检验施工工艺是否可行,同时确定松铺系数、压实遍数以及其他技术指标。 进行至少 200 米的试验段试铺,注意记录试铺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利用试铺记录的数据进行总体摊铺。 : a. 石灰要消解充分,要全部通过 1cm 筛孔; b. 土应加强粉碎严格筛分,土块最大粒径不大于 15mm; c. 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充分均匀,颜色一致; d. 粉碎机拌和时,要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防止出现素土夹层; e. 要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碾压; f. 当天拌好的混合料要当天碾压成型。 A. 重点部位的控制: 石灰土底基层工程: 1. 石灰拌和应均匀,拌和机路拌时应派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以防止出现素土夹层; 2. 拌和均匀的 石灰土混合料在 48 小时必须碾压成型,以防失效; 3. 第一遍稳压时应采用 VV170 平板振动机静压,以防止出现集料推移; 4. 碾压完毕已成型路段要严格控制交通,并及时洒水养生。 B. 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石灰土施工: 路槽检测 测量放样 运输摊铺素土 初平稳压 运输摊铺 石灰 初平稳压 拌和机拌和 检测灰剂量 石灰拌和 稳压初平 平地机精平 压路机碾压 检测各层压实度、几何尺寸 ( 三 ) 二灰碎石施工 1 作业条件: a 灰 土基层施工完毕,管涵已埋设到位, 并经验收合格。 b 两侧路基培土已完成,并经修整, 摊铺宽度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c 各种测设桩、标示桩齐备、牢固、不影响施工。 d 予拌二灰碎石配比符合要求,数量满足施工要求。 2 施工方法要求 ⑴、材料要求 按施工计划备足所需用料、石灰、粉煤灰满足 前述 规定要求。 ⑵、施工石子按米子、瓜子片、二、四、六 20:40:40 比例取用,采用平面分层流水作业法。 ⑶、试验段 试铺 选一适当路段作为试铺段。 通过修筑试铺段来检验施工工艺是否可行,同时确定松铺系数、压实遍数以及其他技术指标。 进行至少 200 米的二灰碎石试验段试铺,注意记录试铺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进行八项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利用试铺记录的数据进行总体摊铺。 ⑷ 、 二灰碎石厚为 36cm,施工时分二层施工, 二灰碎石厚 和 配合比 按照设计文件要求 , 单幅压实宽度每侧宽出砼路边 30cm,施工时采取集中厂拌。 A、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拌制方法 采用合格材料并以合理组成进行了准确配比以后,拌制工艺 即成为能否确保二灰碎石混合料优质的重要施工技术。 高等级公路使用的二灰碎石混合料应采用连续式拌和机集中厂予以拌制。 二灰碎石混合料拌制质量的关键在于混合料的充分拌匀、 粗集料为基体材料的良好裹覆和合适的含水量。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Wo是二灰 (或基体材料 )的最佳含水量与粗集料的饱和面干含水量之和。 采用连续式拌和机拌制二灰碎石混合料时,单纯依赖在机仓内喷水以使混合料达到略高于最佳含水量,都经常表现为基体材料偏湿甚至成团,而粗集料仍处于干燥状态, (远低于饱和面干含水量 )造成明显的离析现象,效果欠佳。 合理的方法应该是在开机拌制混合料之前 2h(即当天清晨,最好在前一天傍晚 )在拟使用的集料上先行洒水,务使颗粒尺寸大于 10mm的粗集料达到饱和面干状态,以求粗集料在拌制混合料中为基 体材料所充分裹覆,这将有助于减少粗集料的离析,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路拌法拌制混 合料,也应向先予摊铺的集料层洒水,确保集料的湿润状态,而后铺上按配比组成并经预先拌匀的二灰混合料,最后进行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拌制工艺。 实践证明,在等于和小于最佳含水量条件下拌制的二灰碎石 混合料,不仅强度偏低,而且均匀性较差,采用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所拌制的混合料,其强度和均匀性大有改观。 因此,在任何状况下均应确保拌制成的二灰碎石混合料含水量略高于其最佳含水量,即夏季宜控制为 Wo+3%,春秋季控制为Wo+2%。 B、 二灰碎石混合料 拌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拌制工艺中,还应妥善处理好下列几个环节。 (1)石灰、粉煤灰和细集料的防雨覆盖; (2)消石灰的使用前一天的检测 CaO+MgO 含量,以确保符 合要求的等级; (3)连续式拌和机拌制混合料,尤应确保石灰、粉煤灰出料口的通畅; (4)每当采用连续式拌和机拌制混合料,都应在输送带上对起始拌制的混合料抽样检测,以确保二灰与集料或基体材料与粗集料配比的准确。 施工要点是:配合比要正确,拌和均匀,色泽一致,碾压前检查含水量,掌握虚铺厚度。 施工时应轻压后找补,整型,确保基层 表面平整,稳压初压时及时多次找平,高处铲平,低处添补时一定要刨松、湿润,基层压实后切不可贴补浮层找平。 确保二灰成型厚度大于 8cm,做到宁高勿低,宁凿勿补。 ⑸ 碾压 a、用 12T 以上的压路机,自路边开始向路中心碾压 46 遍, 压实度即可达到或接近要求。 即时检验,如发现压实度未达到要求时,尽快补压; b、二灰 碎 石整理后应及时碾压,当天碾压成 型 ; c、碾压方法:先从路一侧边缘开始,外侧轮的 1/2 压在路肩上,以6070m/min 的速度,每次重轮重叠 1/2~ 1/3,逐渐压至路中心,再从另一侧边缘同样压至路中心,即 为一遍,碾压一遍后,应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修整时应从表面下挖深翻松 810cm,然后再填补混合料,整平后压实 46 遍可到要求密实度;压实度不小于 95%。 ( 5)养生期不少于 7 天,二灰稳定层达到强度后即进行检测, 7 天浸水无侧限抗弯压拉强度 S≥ ,压实度大于 97%,二灰碎石基层设计弯沉值为。 ( 6)二灰混合料拌和后堆放 24 小时以上不得使用。 浆砌块石 施工要点如下: ○ 1 、在大孔土地区,应检查墙基底及挡墙附近有无陷穴,并彻底进行处理,保证挡墙稳定。 ○ 2 、墙后填土应按标高及坡度填足,砌筑片石厚度不够时再将土挖去,不允许填土不足,临时边砌石,边补填土。 挡墙拉线时,坡顶应预先放高约 24厘米,使挡墙随同墙后填土沉陷后,坡度仍符合规定。 ○ 3 、挡墙基础与坡脚的连接面应与挡墙坡度垂直,以防坡脚滑走。 出水口坡面部分基底土层应修整夯实。 ○ 4 、砌石时拉线要张紧,表面要平顺,挡墙背后应按规定做碎石倒滤 层,防止墙后土方被水浸蚀变形。 ○ 5 、挡墙与路面或地面的连接必须平顺,以利排水,并避免砌 体背后冲刷或渗透坍塌。 ○ 6 、表面用水泥砂浆勾凸缝。 ○ 7 、墙后填土土应分层夯实,每层松土厚 2030 厘米,一般应夯 23 遍,夯实后约厚 1520 厘米,使密实度达 90%,并应进行密实度测定。 靠近墙背处的填土打夯较困难,可用木棍、拍板打紧捣实,与路堤搭接处宜挖成台阶形。 沟槽土方:采用 人工 开挖 , 开挖原则为由低到高并保 证沟槽内无积水。 现浇砼: C20 管涵基础 砼均在现场拌合,采用 JSZ350 直落式 搅拌机,拌合时间要求不低于 120S。 混凝土浇筑前,先检查模板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模板内有无杂物以及模板安装是否稳固等。 混凝土浇注 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并经常观察模板,如发现变形应立即纠正。 管道安装:采用吊车下管,人工调直。 抹带前将管口的外壁凿毛、洗净,抹带完成后,以平软材料覆盖, 34h 后洒水养护。 M10 浆砌砖墩墙,土方回填, 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管道两侧对称回填,分层夯实,回填土分层夯实厚度不大于 30CM,密 实度不小于 90% 第四章 质量技术措施 为使工程各项目在施工阶段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能满足道路的各项使用功能要求并达到各项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对各主要施工环节应明确基本要求和各项标准规定指标,根据防治质量通病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建设项目目标。 其中主要采取的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技术措施见下表: 各施工环节保证质量和功能要求的技术 ①综合施工内容多,技术含量高。 本工程属重要的二级公路。 该工程建成后可 提高金坛市农村公路运输的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城镇化战略建设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规范施工;公司将调动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部进行施工,合理组织施工,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 施工内容 基本要求及通病防治 主 要 技 术 措 施 施工准 备阶段 □ 施工方案 □ 现场踏勘 施工机具 □ 原材 料.试配 □ 施工技术条件与可行性分析比较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明确道路水准点并复核。 确保路线正确,根据设计和施工内容选用,并做好试验试配工作,核对型号性能参数和数量,满足确保施工连续施工要求。 路床 □ 土基稳定 □ 纵横坡正确及标高 □ 施工时槽内有排水措施,设边沟 * 排水。 □ 按施工方案进行,下水道施工时予留 10 厘米左右路床不挖,避免扰动。 □ 用 12T 压路机路床碾压(全 幅)排除软基隐患。 □ 按每 20CM 设标桩及标高确保测量时不错位。 □ 推土机推土及人工开挖时,控制深度,并经常用水准仪 测量复核防止超挖。 □ 路床开挖时,考虑碾压因素予留下沉量不挖,可留 5 厘米。 □ 填方路段严格控制每层厚度与横坡,防止土层厚度不匀及路面积水,要求压实度大于 95%。 □ 道渣填筑时要注意压实层厚和嵌填密实度。 做好基层下排水 石灰土 稳定层及 二灰结石 □ 拌合料拌和均匀 □ 纵横坡及标高 □ 接缝处理 □ 平整度 □ 强度。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开工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