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直纹稻弄蝶内容摘要:

1、主水稻、茭白、玉米、高粱、大麦、谷子、竹子、芦苇、白蜡、稗、狗尾草等。 为害特点幼虫孵化后,爬至叶片边缘或叶尖处吐丝缀合叶片,做成圆筒状纵卷虫苞,潜伏在其中为害。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719展 2840和翅黑褐色,头胸部比腹部宽,略带绿色。 前翅具 78 个半透明白斑排成半环状,下边一个大。 后翅中间具 4个白色透明斑,呈直线或近直线排列。 翅反面色浅,斑纹与正面相同。 卵褐色,半球形,直径 灰绿色,后具玫瑰红斑,顶花冠具 812 瓣。 末龄幼虫体长 2728浅棕黄色,头部正面中央有“山”形褐纹,体黄绿色,背线深绿色,臀板褐色。 蛹淡黄色,长 2225圆筒形,头平尾尖。 生活习性长城以北年生 2 代,长城以南黄 2、河以北年生 3 代,黄河以南长江以北45 代,长江以南南岭以北 56 代,南岭以南 68 代。 同一地区,海拔高度不同,发生代数也不同。 南方以中、小幼虫在背风的田埂、渠边、沟边、茭白、小竹丛等禾本科植物上结苞越冬,气温高于 12能取食,第一代主要发生在茭白上,以后各代主要在水稻上。 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卵 幼虫 蛹 气温 1516,卵期 15 一 16 天,21 一 265 天。 幼虫期2628,1820 天,低于 24、高于 3021 天越冬幼虫期长达 180 天。 蛹期 716 天,成虫寿命 219 天。 成虫昼伏夜出,清晨羽化,卵散产,初孵幼虫先咬食卵壳,爬至叶尖或叶缘,吐丝缀叶结苞取食,清晨或傍晚爬至苞外,田水落干时,幼虫向植株下部老叶转移,灌水后又上移,末龄幼虫多缀叶结苞化蛹。 冬春气温低或前一个月雨量大、雨日多易流行。 防治方法(1)利用幼虫结苞不活泼的特点,进行人工采苞灭幼虫。 (2)保护利用寄生蜂、蓝蝽等天敌昆虫。 (3)必要时喷洒 50辛硫磷乳油 1500 倍液或 25爱卡士乳油 1500 倍液、杀死乳油 2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35 顺丰 2 号乳油 1000 倍液,667对好的药液 70L,隔 10 天左右 1 次,防治 1 次或 2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