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后期管理内容摘要:
1、强本阶段的田间管理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着极大的关系。 那么,如何做好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呢。 一、适时烤田 烤田一般应在水稻对水分反应不敏感的时期进行,即在分蘖后期到幼穗分化初期比较适宜。 操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即苗足苗旺的适当早烤;泥脚深,有徒长现象的要烤重些,反之则轻些;保水不良田,不宜重烤;盐碱水田一般不能烤田。 二、科学灌溉 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高峰,特别是在抽穗前 2对水分反应最为敏感,不可缺水,以免影响颖花分化发育。 烤田后复水应做到浅水勤灌,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上的间隙灌溉方法。 烤田后的科学灌溉既大大节约了保贵的水资源,又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了根系活力,利于养分 2、的吸收运转。 抽穗结实期的灌溉方法是:深水抽穗,浅水灌浆,湿润养籽,收割前 5 天左右排水落干。 切忌断水过早,影响粒重。 三、巧施穗粒肥 穗肥一般在幼穗分化开始后施用,用量应根据水稻的田间长势而定:茎蘖数过多,叶色浓的要少施、迟施,亩用尿素 斤即可;茎蘖数不足,叶色黄且浓淡不一的要早施、重施,亩用尿素 5 公斤左右。 主要是补穗肥的不足。 粒肥的最佳施用期为破口前稻叶能自然转淡的时期,即抽穗前 2前始穗对追施为宜。 粒肥一般以尿素为佳,亩施入量 斤左右。 但地力足,生长过旺,叶色浓的田块则不宜施粒肥,以防贪青晚熟,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防抽穗后植株发生早衰,此时还应进行叶面喷肥,方法是:用1%的尿素,混加 磷酸二氢钾,每亩每次喷其溶液 50斤。 于晴天下午傍晚时喷施,喷时应喷向叶片的正反两面。 四、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长中后期应重点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且这些病虫害多复合发生。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应采用农药混配技术进行复合防治,如白叶枯病、三化螟等复合危害时,可用叶枯宁与杀虫双的混配液防治,这样既省工、省时又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专利查询。水稻中后期管理
相关推荐
1、着种植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部分地区单季稻面积大量上升。 由于单季稻生长季节长,条件适合多种病虫为害,因此,单季稻的病虫比双季稻要严重。 目前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的中后期主要病虫,仍以水稻螟虫(以二化螟为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杂交稻后期综合症等。 根据近年各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经验,要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保证水稻丰收和生产出安全稻米
8.如图, R0为 5 欧,当滑片 P 由某一位置滑到另一位置内,伏特表示数由 4 伏变为 8 伏,且 P在某一位置时 R0的电功率与另一位置时 R0的电功率比值为 25∶ 1,求: ○1 电源电压。 ○2P在两个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9.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为 10V,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 10W。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另一位置时,电压表读数为
下。 你认为其中 不可 . .能 . 的是( ) A.在 a 电路中,当灯 L1 和灯 L2 都发光时,取下灯 L1,灯 L2 将会熄灭 B.在 a 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接通电路后,灯 L1和 灯 L2 发光会变暗 C.在 b 电路中,当灯 L1 和灯 L2 都发光时,取下灯 L1,灯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 b)所示,则电阻R1和 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 A. B. 7 V C. 7V D. 5. 试设计一个电路,二个灯泡串联,用一个电流表测量通过其中一个灯泡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它两端的电压。 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67。 3.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知识点一 :物体的导电性 1. 现有六种物品:铜条、玻璃丝、铅笔芯、水银、塑料棒
号武育粳 3 号由武进稻麦育种场培育而成,自培育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种植历史,因其米质优,适应性广,熟期适中,稳产性好而深受群众喜爱。 主要特征特性:1、该品种全生育期 150 天左右,属迟熟中粳类型。 2、米质优,稳产性好,该品种米质外观虽有一定腹白率,但食味品质一致公认佳。 产量表现一般 550,在苏北高产栽培下可达 650以上。 3、株高 88右,株型紧凑,茎杆韧性强,叶片短挺,叶色淡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