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内容摘要:
1、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水稻种子繁育基地的产地检疫。 1 地检疫:系指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检疫。 包括选择基地、选用无病良种、生长期间检查、必要的室内检验等,直到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书”。 疫对象:指国家法律规定禁止随稻种、秧苗、植株残体等人为传播的危险病虫。 2 稻细菌性条斑病 稻白叶枯病 择基地从未发生或连续三年未发生检疫对象,有一定隔离保护条件,灌溉水源无检疫对象污染。 4 地用种应在无检疫对象发生地区选种或经检疫部门检验证明不带检疫对象的种子。 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详见附录 A)。 5 田要选择在灌水系统上游,距村庄较远的地势高燥的地方。 秧苗用稻草要沸水消毒 2、 30用麦草、棕叶等代替。 秧田三叶期和移栽前 35 天用药剂防治 12 次。 灌分家。 水勤灌,严防串灌、深水淹灌、浸灌,及时晒田。 肥充分腐熟。 止偏施氮肥,氮、磷、钾要合理配比,防止水稻贪青诱发病害。 发病田块和发病中心插上标记。 学防治:田间一旦发现病中心,立即拔除或齐泥割除病株喷药控制,对周围田块也应喷药预防,特别是在暴风雨及淹涝之后,要立即喷药。 田生产的种子要单收、单存,严防与无病种子混杂。 病田(只有零星病叶)的种子必须经消毒处理后严格控制在病区使用(种子消毒处理方法见 )。 它病田种子一律改做粮食不准作种用。 稻草处理:病稻草作燃料烧掉,或作其他灭菌处理。 不得用病稻草捆秧和禁止带病肥料施入稻田。 6 3、 检查、田从四叶期开始,逐畦目测检查,发现可疑病斑,拔出病苗,进行鉴定。 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孕穗至抽穗阶段,多为病害流行时期,症状明显,易于识别;第三次在齐穗后至叶片枯黄前,结合种子纯度、质量检验同时进行。 查方法:种子田逐块、逐带检查(包括隔离区)。 断:田间症状识别(详见附录 B)。 可疑症状,采集标带回室内鉴定。 取病叶上病健交界处叶片组织约 1 毫米,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加上盖玻片,静止 12,用手持扩大镜或低倍显微镜稍暗视野下检查,有云雾状菌液自叶脉涌出。 玻璃杯一只,内盛清洁河沙约半寸深,加水湿润,再切取叶组织约 端插入河沙中,上端外露,加盖湿纱布,保湿 12h 以上,上端切口处有混浊液或淡黄色菌珠形成。 病叶茎部剪去,插入盛有红墨水(原液或加稀释)的玻管或广口瓶中,放在通风而温暖的地方,30,健部染成红色,病部因导管内充满细菌,影响红墨水进入,仍为绿色或黄色。 离培养检验:对病组织进行分离培养细菌学检验(详见附录 C)。 菌种子检验:用噬菌体方法或免疫荧光检验方法检验种子带菌情况(详见附录 D)。 7 最后一次田间检查后,未发现检疫对象的水稻种子,由当地检疫部门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见附录 E)。 发生有检疫对象的种子田生产的种子不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 子部门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收购无病种子。 专利查询。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相关推荐
1、线虫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胡麻斑病等多由种子和土壤侵染传播。 水稻种子上带有很多病原菌,可在稻株生长不同时期、阶段,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害症状。 由种子传染的有恶苗病、干线病。 恶苗病主要以种子过冬,种子萌芽后,侵染幼苗茎基部传病;而由土壤侵染传播的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 其中纹枯病发生面积最大,发病率最高,受害田减产率最高达 50%以上,其主要以残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传病。
号武育粳 3 号由武进稻麦育种场培育而成,自培育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种植历史,因其米质优,适应性广,熟期适中,稳产性好而深受群众喜爱。 主要特征特性:1、该品种全生育期 150 天左右,属迟熟中粳类型。 2、米质优,稳产性好,该品种米质外观虽有一定腹白率,但食味品质一致公认佳。 产量表现一般 550,在苏北高产栽培下可达 650以上。 3、株高 88右,株型紧凑,茎杆韧性强,叶片短挺,叶色淡绿。
根据电路连接画出电路图 8. 如下页图所示,现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和 两盏电灯,请你连接好下面的实物电路图,使 S1 闭合 时 L1 亮, S2 闭合时 L2 亮。 ,一只小灯泡 ,一个电铃 ,两个开关和若干导线 .要按以下要求连接成一个电路 :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 ,灯亮 ,电铃响。 当只
1、、晒种关在浸种前 23 天,把稻种摊在竹笪上翻晒 34 小时,注意不在中午阳光过猛的时候晒,也不能把稻种摊在水泥地面和灰沙地上晒,以防晒伤种胚,影响发芽。 稻种翻晒的目的在于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发芽,生长齐一。 因为经过晒种,种子吸水力强,酵素(酶)活动力强,加速了养分分解,因而出芽奇快。 二、选种关用比重法进行选种。 即用 50 公斤清水放入 1520 公斤黄泥或 10 公斤盐,充分搅拌
1、康检查” 种子带有的病虫是水稻病虫感染的最初来源之一。 选择健康的种子或针对种子带有的主要病虫种类采取相适应的消毒杀虫方法,配合土壤处理是减少病虫来源、推广无公害栽培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于水稻无公害栽培,在播种前有必要对种子进行“健康检查”。 用高锰酸钾染色法检查谷象和米象取种子试样 15 克,除去杂质,倒入铜丝网中,在 30水中浸泡 1 分钟,再移入 1%高锰酸钾溶液中染色 1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