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内容摘要:

三角 尺、直尺和量角器。 为学生准备练习纸:( l)方格纸; (2)量角(开口方向不同的 45个角); (3)画角(分别以一条射线为边画 450,1300 的角); (4)已知直线和已知点(一幅点在直线上;一幅点在直线外,距离 2 厘米)。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顾内容。 引导:请大家回顾一下这学期学习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互相说说都有哪些内容。 如果不太清楚,可以先在课本上找一找,再说一说。 交流:这学期你学习过图形与几何的哪些知识。 (板书:升和毫升 观察物体 角、垂线和平行线)。 谈话:这节课,我们要 整理和复习这学期学习的升与毫升、观察物体、角和垂线、平行线这些图形与几何的知识。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了解容量,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能从不同位置正确观察物体并能判断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进一步掌握射线、直线和角的特点,加深认识垂线、平行线,能比较熟练地画垂线和平行线。 二、容量和观察物体 (一)容量知识。 提问:你对容量有哪些认识。 (板书:升 毫升 1升 =1000 毫升) 怎样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 1 升。 1毫升大约有多少。 你能举例说说容量大约 1升的容器吗。 常见的容量比 1升小的容器有 哪些。 比 1 升大的呢。 能举出一些用毫升作单位的容器吗。 12 题。 让学生独立填空。 交流结果,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自己的想法,只要合理便给予肯定,如酸奶不可能 250 升等) 说明:估计容量,一般根据 1升和 1 毫升容量有多少确定。 3.做整理一与复习第 13题。 学生完成后交流,说明理由。 (板书: 5升 —— 5个 1000 毫升一 — 5000 毫升 8000 毫升 —— 8个 1000 毫升 —— 8升) 说明:升和毫升换算要按 1 升 =1000 毫升推算,几升是几个 1000 毫升, 就是几千毫升;几千毫升就有几个 1000 毫升 ,就是几升。 (二)观察物体。 ,再看一看、画一画。 出示下图,让学生照样子摆出下面的物体,在方格纸(见练习纸)上画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交流三个面观察到的图形,说说每个面的图形怎样观察到的,哪两个面的图形是相同的。 交流:能说说你观察物体不同面形状的体会吗。 说明:观察不同的面,位置要选正确。 从不同面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不一定相同。 2.做整理与复习第 14 题。 让学生连一连,交流怎样连的。 提问:观察这个物体,前面和右面的形状不同在哪里。 右面和上面呢。 指出:在一个面观察物体 ,要注意这个面形状的特点。 ,摆物体。 出示:下面是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面看到的图形,同桌合作摆出这个物体。 交流摆出的物体,说说摆物体时的想法。 三、角和垂线、平行线 (一)射线、直线和角。 1.做整理与复习第 15 题。 要求学生看线段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板书线段特点) 让学生把两条线段分别延长成射线和直线。 (指名板演画线段并按要求延长) 提问:射线和直线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射线、直线特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比,相同的是什么,不同在哪里。 线段和直线有什么联系。 (板书: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顾角的知识。 引导:想一想,由射线你学习了什么。 角是怎样的图形。 (教师由一点出发画两条射线,成角) 关于角,你认识了哪些知识。 (板书:量角分类画角) 16题。 (1)角的分类。 提问:下面哪几个角的度数你能直接说出来,各是什么角。 (板书:直角 =90度 平角 =180 度 周角 =360 度 )剩下的各是什么角。 为什么。 (板书:锐角 90度 90度 钝角 180 度) 能看着板书说一说角是怎样分类的,分成哪几类吗。 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 1周角 =2 平角 =4 直角) ( 2)量角。 让学生量一 量其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交流:各是多少度。 用量角器怎样量角。 让学生量出练习纸上每个角的度数,交流结果。 ( 1)让学生在练习纸上按指定度数画角。 交流、检查画出的角的度数。 提问:用量角器是怎样画角的。 和量角的方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都要做到两重合) ( 2)画 75度的角。 让学生独立画角,再同桌互相量一量,检查画的度数,然后了解正确画角的人数。 5.小结归纳。 提问:对角这部分内容你能比较完整地说说有哪些认识吗。 指出: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角分为五类,从小到大依次是锐角、直角、钝 角、平角和周角;量角器可以用来量角的大小、画指定度数的角。 (二)垂线和平行线。 1.直线位置关系。 引导:我们由射线引人了角,认识了直线之后,学习了它的哪些知识呢。 你认识的直线位置关系有哪些。 你是怎样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 说明: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是互相垂直,这是相交关系中的特殊位置;互相平行是指两条直线不相交。 板书:相交 —— 垂直 平行(不相交) 17题第 (2)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按要求画图,独立完成。 交流画法,根据交流教师示范 画出图形。 追问:垂线一般可以用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