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菇原因与对策内容摘要:
1、丝老化死菇蘑菇的菌种繁殖代数过多,或菌种制作温度过高、保存不当、存期过长,均可造成菌丝退化衰老、生活力下降,体内养分积累不足而导致菇蕾萎缩死亡。 对策:应选择优质菌种,及时淘汰被污染的菌种;创造适宜菌丝生长发育的条件,室内要清洁卫生、空气新鲜,严防高温培养;菌种尽量随备随用,不宜长时间保存。 持续高温死菇在出菇前期,菇棚温度达到 20以上,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可致小菇蕾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死亡。 对策: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根据气温调节棚温,加强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现象。 通风不良死菇菇棚内长期通风不良,蘑菇子实体发育的代谢热不能迅速 2、排出,会造成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大于 01),从而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致使部分幼菇死亡。 若再遇高温,则死菇现象更为严重。 对策:注意菇棚经常通风换气(一般每天 23 次),气温高时应在早晚或夜间进行通风。 喷水不当死菇覆土层没有及时补水,出菇水或保菇水喷施过量,均可使菇蕾死亡。 对策:在出菇阶段,当白色子实体有米粒大小时,喷水一定要轻、雾滴要细、水量要少,严防渗入料内;当子实体长到黄豆粒大小,可稍微加大喷水量和适当增加喷水次数。 同时注意,避免喷施关门水,每次喷水后都应立即进行室内的空气循环,以降低过大的湿度。 酸碱度不适死菇食用菌菌丝生长的适宜 8。 在出菇期间,若覆土和喷用水的 以下或 3、9以上,都会造成菇蕾死亡。 对策:配制培养料和覆土应按要求进行,喷水时应先测试培养料和覆土的酸碱度,然后根据测试的结果来合理确定喷用水的酸碱度,以防止过高或过低。 病虫为害死菇蘑菇常见的病害有锈斑病、干腐病,虫害有红蜘蛛、粪蝇、瘿蚊等,均可引起死菇或降低品质;此外,防治病虫害时用药过量也会造成死菇对策:在生产上应坚持“以防为主、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防止病虫随培养料带进菇床,消灭覆土内的病虫源,彻底清除菇棚内的致病菌和害虫,创造适宜蘑菇生长的环境条件;病虫害发生后,要及时清除病菇、死菇,并采用药物进行防治,以免扩大蔓延。 采菇损伤死菇第一、二潮出菇过密,在采菇时由于震动或机械损伤,也会使部分小菇死亡。 对策:采摘蘑菇时动作要轻、细,以避免人为损伤。 专利查询。死菇原因与对策
相关推荐
三角 尺、直尺和量角器。 为学生准备练习纸:( l)方格纸; (2)量角(开口方向不同的 45个角); (3)画角(分别以一条射线为边画 450,1300 的角); (4)已知直线和已知点(一幅点在直线上;一幅点在直线外,距离 2 厘米)。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顾内容。 引导:请大家回顾一下这学期学习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互相说说都有哪些内容。 如果不太清楚,可以先在课本上找一找
1、浇地小麦施肥总的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化肥配合,并注意微量元素的使用。 一、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含有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肥效长,并且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 在有机肥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秸秆还田的措施。 二、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合理的比例因产量水平和土壤养分含量的不同而异,一般产量低于 300 千克/亩的麦田,氮/磷以 1:1 为宜
修改病句: 按要求填空。 ( 分) 在本册教材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 》和《 》;知道张衡发明了 ,毕升发明了 ,布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 ;在课外阅读中,我还知道 发明了 二、阅读与理解( 25 分) (一)阅读语段一,完成练习。 ( 14 分) 岛上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 还有一种企鹅, 颈 . ( jǐ nɡ jǐ n )部有一圈黑毛
2、655。 (3)冈优 881: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 全生育期 1482 天,比对照汕优 63 长 1l 天。 耐肥,抗倒,分蘖力偏弱,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 2728g。 抗稻瘟病,具有再生力。 19971998 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5636367对照汕优 63 增产 1998 年在不同生态区 7 个点平均单产 6231467对照增产 1312。 (4)冈优 1577
2、破裂后,散出夏孢子,呈铁锈状。 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 条锈病夏孢子堆最小,呈椭圆形,鲜黄色,顺叶片叶脉排列成行,虚线状;叶锈病孢子堆中等,红褐色,在叶片散生危害;秆锈病孢子堆最大,深红色,在茎杆或叶鞘散生或聚生危害。 小麦锈病的发生流行,与菌源、品种抗病性和病菌生理小种变化、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一般菌源数量大,致病力强,是锈病发生流行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