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改旱大豆栽培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来,由于水资源紧缺及春旱频发,造成一些水田由于缺水而影响水稻正常插秧与中后期生长发育,导致水稻产量低下与稻米质量低劣,严重缺水地块进行水改旱势在必行。 由于大豆历来是开垦荒地的先锋作物,种植大豆成为一些水改旱地块的必然选择。 1 水改旱种植大豆的不利因素分析在农事活动中历来就有“水改旱扔一半”之说,水改旱土壤较普通旱田板结、通透性差、温度低、缺乏旱田作物的有利微生物,不利于大豆生长。 壤板结,通透性差水田改旱田的土壤干后易板结、形成硬块坷垃,对大豆幼苗生产影响很大。 同时,由于长期处于湿润状态,水改旱土壤遇潮后易沾附农机具,宜耕作期较短。 温较低,回升慢水稻田土壤多呈微酸性,加之多年 2、的水淹,含水量大,土壤冷凉,地温回升慢,一般情况下到 7 月中旬“伏雨”季节才能恢复到正常地温状态。 苗生长缓慢,保苗困难由于水改旱地块土壤升温慢,影响种子发芽和正常出苗,播种到出苗需要的时间较长,易造成大面积缺苗断条和三类苗;出苗后,土壤冷凉造成土壤中微生物繁殖较慢,影响营养物质转化,幼苗生长发育缓慢,导致苗期长势弱,生长不均,遇春天低温天气尤为严重。 2 水改旱种植大豆栽培技术措施针对水改旱的限制因子,水改早种植大豆需要统畴协调种、热、水、肥等因子,选择适宜品种并针对性地完善关键栽培技术,才能趋利避害,获得较好收成。 择适宜品种根据水改旱地块的特点,选择大豆品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水改旱种植大 3、豆应选择拱土能力强、幼苗生长快、根系发达的品种;二是应选择成熟度好、发芽率高、芽势强的种子,为苗齐、苗全、苗壮打下基础;三是要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由于水改早地块土壤温度低、升温慢、土壤板结不利于大豆前期发育,生育期延长,不要选择生育期过长的品种;四是选择抗倒性好的品种,水改旱土壤含水量大,不易蹲苗,往往造成植株偏高,易出现倒伏现象。 细整地对水改早的地块,要在水稻收割后即进行秋翻地,使耕翻的土壤经过冬春冻融交替,使表土疏松,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利于春天适时耙压和作垄保墒,并且能使土壤中的坷垃变细变小。 秋季没有耕翻的地块,春天要经常观察田间墒情,当田间表层土壤发干、微微出现细小裂缝,耕层 1520 4、壤变得疏松、散落时,要抢墒耕、翻、耙、压,及时起垄镇压保墒,以待适时播种。 时铲膛,促进幼苗生长发育通过采取早耕作,增加铲膛次数等措施,尽量减轻不利因素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主要采取苗前铲萌生土,使原来的松散漏风、不保温、蒸发量大的耕层土壤,变成较紧密而疏松、通透性强、保温性能好的土壤结构,提高地温,促进种子早萌发、早出土,减少种子在土壤中滞留时间与能量消耗,为苗全、苗齐、苗壮创造条件;幼苗出土后即进、行第一遍铲膛,加速地温回升,增强土壤通透性状,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在 6 月下旬前完成四铲三膛。 通过以上作业,可使土层疏松,提高地温,增多土壤孔隙度,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动能力,提高幼苗根系对矿物质元 5、素吸收,及早形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及早间苗,促进个体生长当两片对生真叶展开至第一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前,按要求的株行距及早间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一次定苗,促进个体生长发育,为增花促荚奠定基础。 学施肥,为丰产构筑基础水田长期施用化肥,氮素过剩,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内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为了保证土壤在苗期有充足的营养元素供给,要增施农家肥,配合施用磷、钾肥,满足苗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种子萌发与出苗速度。 每公顷基施磷酸二铵 150225酸钾 150225进大豆生长发育。 在大豆分枝前每公顷追施尿素 75期追施尿素 75足大豆全程生长发育需要。 工与化学除草相结合水田改旱田后,杂草危害严重,要人工锄草 6、与化学药剂除草相结合防治杂草危害;大豆出苗后及时进行铲趟,全生育期做到四铲三趟,将大量的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 6 月末至 7 月上旬,田间杂草生长较快,可在 23 叶期进行化学除草。 为扩大杀草谱,需要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与阔叶杂草除草剂混用。 在 8 月下旬要进行人工拔除大草,以免草苗齐长,杂草与大豆争光、水、肥,确保水改旱大豆正常生长发育。 套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水改旱种植大豆的田块,在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基础上,还要综合应用普通旱田大豆栽培技术,促进大豆丰产丰收。 第一是应用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第二是要精选种子,提高播种质量,争取一次播种保全苗;第三是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第四要做好蚜虫与大豆食心虫防治,确保大豆产量高、品质好。 从而,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综合配套、环环相扣,促进水改旱大豆稳产、高产、高效。 专利查询。水改旱大豆栽培管理技术
相关推荐
( ) 大于 小于 9个。 ( )。 ( ) 一个两位数的近似值是 ,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 ) 三、计算: 直 接写得数: + = 247。 = - 3= 247。 = 247。 = - = 4= = - - = 1247。 247。 4= - = = 5= - 247。 7= + - + 列竖式计算( 3 两题要验算, 5 两题得数保留两位
2、破裂后,散出夏孢子,呈铁锈状。 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 条锈病夏孢子堆最小,呈椭圆形,鲜黄色,顺叶片叶脉排列成行,虚线状;叶锈病孢子堆中等,红褐色,在叶片散生危害;秆锈病孢子堆最大,深红色,在茎杆或叶鞘散生或聚生危害。 小麦锈病的发生流行,与菌源、品种抗病性和病菌生理小种变化、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一般菌源数量大,致病力强,是锈病发生流行的先决条件
2、655。 (3)冈优 881: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 全生育期 1482 天,比对照汕优 63 长 1l 天。 耐肥,抗倒,分蘖力偏弱,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 2728g。 抗稻瘟病,具有再生力。 19971998 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5636367对照汕优 63 增产 1998 年在不同生态区 7 个点平均单产 6231467对照增产 1312。 (4)冈优 1577
2、具体办法是:一、改传统耧播的窄行为宽行改传统耧播的窄行为 4045宽行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田间郁闭,防止大豆落花落荚,为大豆正常生长提供有利空间和条件;便于操作,在习惯耧播的地方可堵住耧的中腿来加大行距,即省工又节省种子,且为间、定苗打下基础,便于田间管理。 二、改传统的不间苗为单株等距离合理密植多数地区在大豆生产管理上比较粗放,没有间苗的习惯,往往是密度过大,田间郁闭,落花落荚,造成减产。
( 40247。 1- 5) ② 1000247。 ( 1000 247。 40- 5) ③ 1000247。 ( 40- 5) 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 5倍,高扩大 5倍,面积( )。 ①扩大 5倍 ②不变 ③扩大 25倍 四、计算。 ( 48分) 直接写得数。 ( 4分) 4= 3= 247。 = + = 42247。 = 247。 = 247。 30= 3 = 用简便方法计算。 ( 8分)
一堆煤 2 吨,每天用去它的 251 , 3天一共用去 ( )。 ( 1) 252 ( 2) 253 ( 3) 32 ( 4) 23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乘 2,体积就乘 ( )。 20 12 12 12 ( 1) 2 ( 2) 4 ( 3) 6 ( 4) 8 2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用去它的61,乙用去它的61米,剩下的相比较( )。 ( 1)甲剩下的长 ( 2)乙剩下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