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给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被誉为祖国的“ 镍都”。 XX 是 河 西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有着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渠、灌配套, 农业基础较好。 XX 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 交通条件相对便利, 自 古 中外客商 往 来不 绝, 商业十分活跃。 兰新铁路有1 03 公里 横穿境 内,XX 火车站为货物吞吐中心。 各种铁路专用线 97km,国道 G312 线(甘新公路)横穿中心,省道 S212 线纵贯南北。 县级公路、专用公路及其它公路共 43 条,全长 845km,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XX 地质,以龙 首山南侧深大断裂为界,本部属中朝准地台阿拉善隆起带,南部为北祁连山地槽。 地势南高 北低,山地平川交错,戈壁绿洲相间。 南部山地,均属祁连山系,西北 — 东南走向,东西长 99km。 以冷龙岭为主体,主峰海拔 4442米,为市区最高山地,包括大黄山,多在 2500m 以上,面积 ,地形崎岖陡峭,多“ V”字型峡谷 ; 中部 剥蚀山地,以龙首山为主体,包括子山、武当山、风门山和龙口山等山岭及山间岔地。 南北宽 40km,面积 , 北西、南东向展布,一般海拔 1600m— 2500m。 围绕山峰和山脉切割较深,地形陡峻处,形成山地,其余高差不大,山体剥蚀切割深度较小(小于 500m)处,呈现石质岗 地地貌,属于旱山地荒漠草场 ; 中间绿洲平原, 主要分布于祁连山、龙首山之间,呈狭长带状 , 面积 ,地面多冲洪积覆盖,地势较平坦,海拔 1400m— 2500m,是市区重要的农业区 ; 北部荒漠平原,分布于龙首山以北,属腾格里沙漠的西延 部分,面积 ,主要为冲、洪积砂砾层,亚砂土和风积沙丘;北部大滩为市内最低区域。 总地势倾向北东,坡度 3176。 — 10176。 南部靠近龙首山一带冲积扇发育。 风积沙丘主要分布于土窝铺一带。 其余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在 15%以下,属于干旱荒漠类草场。 全区山地约 4163km2,平 川约 5430km2。 在平川中绿洲 2575km2,戈壁 2535km2,沙漠 320km2。 8 XX 市区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四季温差较大,霜期长,春季多大风。 最高气温为 40℃,最低气温为 ℃,平均气温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19℃,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8℃。 年最大冻土深度 ,最大相对湿度 %,最低相对湿度 25%,全年平均风速 米 /秒,最大风速 25 米 /秒,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频率为 13%,多出现在冬季、春季,全年降雨量 120~164 毫米,月最大降雨量 毫米,雨季多在八、九 月份。 全年蒸发量 毫米,月最大蒸发量 毫米,最少蒸发量 毫米,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 倍。 全年日照数为 2195~2627 小时,属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 XX 市境内主要河流有东大河和西大河,两河均系石羊河水系,靠祁连山冰雪融化和降 雨 补给。 年径流量,东大河 亿立方米,其中渠首引水量 2488 亿立方米;西大河 亿立方米,其中引水量 亿立方米;其它 18 条小河沟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引水量 亿立方米。 总计水资源 亿立方米 ,引水量 亿立方,重复可利用水量 亿立方米。 已建成西大河、金川峡、大泉、老人头、清水坝等五座中、小型调节水库,总计有效库容量 亿立方米。 供应全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开发区建成以来, 累计完成投资 亿元,形成生产能力 27 亿元,建成开发项目 239 项。 其中: 制造业 149 项,占建成项目 %;建筑业 16 项,占建成项目的 % ; 养殖业 5 项,占建成项目 % ; 商业 41 项,占建成项目的% ; 服务业 17 项,占建成项目 % ; 餐饮业 10 项。 占建成项目的 % ;学校 1 项,占建成项目的 %。 XX 开发区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已形成以有色金属粉体材料、合金材料、镍钴盐类、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建筑、建材、商贸运输业也已有一定的规模。 金川镍钴新产品公司、镍基合金厂、第三冶炼厂、铜管厂、电线电缆厂、金川万方公司、金丹药业公司、凌云纳米公司、金世纪实业公司等一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正在发展壮大。 开发区 自然条件概况 1. 地质构造 9 开发区所在区域 地层构造属第四纪地层, 地质构造 为中朝准地台阿拉善隆起带, 基底由下古生界变质岩系组成,其上为第四纪覆盖 地层结构 , 表层为 细砂和砾石,其深度可 达 100m 以 下。 延龙首山根有一条 F1断层和 F17断层,对城市建设影响不大。 2. 地形地貌 特征 用地范围内,现为一片戈壁荒滩,其中绝大多数为砾石砂滩地,靠东北角有少量半荒植物地和多年不种的旱地。 地形比较简单,地势比较平坦。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北方向 坡度在 % — %之间, 东西方向坡度在 % — %之间,海拔在 1400m— 1500m 之间变化。 沿河雅路东侧,现有一片宽 140m 左右的防风林带。 在用地南端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农用灌溉水渠,至用地偏南地段,分岔成两条水渠。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参考 开发区正在建设项目的勘察资料,场地地层结构简单,岩性特征描述为:表层多为砂砾石 土,浅 灰 色,成分主要为 角砾 、 圆砾、细 砂土 和粉土 , 颗粒级配不均匀 ,干燥,稍~中密。 一般厚度 — ,平均厚度 约 为 ,属 厚层状分布 ; 下部层为 圆砾,灰~青灰色,成份为变质岩砾、花岗岩砾、石英砾、中粗砂填充, 局部含砂较大,颗粒级配较好,亚圆形。 干燥,松散~稍密。 一般粒径2~ 15mm, 大于 2mm 的颗粒约占 50%以上。 由经验综合确定场区内 表 层 砂砾石 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160kPa, 下 层圆砾土 分布均匀,力学性能稳定,强度较高,确定该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 fak= 250kPa。 勘察场地内的地基土属于季节性冻土,一般每年 10 月底冻结,来年 4 月初解冻,场地内 标准冻结深度为。 根据勘察资料,确定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 开发区 内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据调查地下水埋藏 较深 ,故勘察场地判别为不液化场地,也不做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 4.地震烈度 划分 据《中国地震列度区划图》及《建筑地基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XX 市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10 开发区 建设条件 分析 1.区位及交通条件优越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 XX 市东北方向,距离 XX 市市中心约 ,其中 XX 市城市主干道福州路和河雅公路(省道 S212)南北贯通开发区,新建金武公路东西横穿开发区。 开发区对外交通条件便利,区位条件优越。 2. 土地资源丰富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土地资源丰富, 区 内 地势平坦, 多为戈壁砂砾滩,建设不占用耕地,无需拆迁,非常适宜大规模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 3. 工业发展基础较好 开发区工业基础相对较好, 已形成以有色金属粉体材料、合金材料、镍钴盐类、精细化工、生 物医药、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开发区的建设致力于发展工业,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民营企业, 经济建设步伐还会加快。 开发区 道路、 给 排水现状及评价 道路现状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 开发区的公用和市政设施已日趋完善,基本 覆盖了开发区 15 平方公里的范围。 市区主干道北京路、 兰州路、新华路、贵阳路、延安路、泰安 东 路与开发区相通,区内已建成城市道路 ,铺筑路面 万 m2。 已建成延安路、桂林路、泰安路、福州路及 2 24 号小区路的绿化及非工业园区部分小区路的绿化,栽种各 种树木 2 万余株。 目前 开发区 道路规划采用方格网的布局形式,区内主干道 东西向 有 新华东路、延安东路,南北向有常州路和长沙路,形成开发区的道路骨架网。 泰安东路、武汉路、汉都路、成都路 、 重庆路、桂林路、嘉峪关路、福州路和东区环路等为区内 次干道。 由于开发区内投入资金有限, 多数道路路基成型,未铺筑路面 , 另外, 由于 已建成道路是分年度实施,道路路面结构 设计标准不一。 区内道路系统不完善,主次干 道 功能不太明确,人流、车流混杂运行,造成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不利于城市发展,影响投资环境。 道路工程 缺乏应有 的电力、电讯 、 绿化、路灯和交通 标志设施 , 不能满足开发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给水现状 11 开发区生产、生活用水均来自 XX 市供水管网,而 XX 市的供水由白家嘴净化站通过φ 800mm 和φ 400mm 的预应力配水管分别与生产、生活支管相连,形成完整的城市供水系统。 根据 XX 市总体规划,开发区的供水管网主要接新华路和泰安 东 路上的供水管线。 已建成的供水管线沿东西方向布置在延安路(河雅路 — 福州路)、泰安路(河雅路以西 — 福州路)下,南北方向布置在河雅路(天美路 — 泰安 东 路)、福州路(延安路 — 泰安 东 路),其它规划的供水管线 和配套设备 尚未铺设。 排水现状 开发区 内没有统一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 仅在延安路、泰安东路等几条新建的道路下设有污水排放管。 目前 多数企业产生的污水没经过任何处理就近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也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这不仅影响了 开发区 的工业和居住环境卫生,而且会严重破坏整个 开发区 的生态环境 ,防碍 开发区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现状道路及 给 排水状况评价 1. 现状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由于 开发区 经济条件所限, 无法加大力度实施道路规划网中的许多道路,已建成的主、次干道道路设计标准不同,铺筑质量不一,道路系统 不完善 ,主次干 道 功能不太明确 ; 人流、车流混杂运行,造成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不利于城市发展,影响投资环境。 ( 2) 开发区道路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与整个开发区经济发展极不协调,缺乏与道路配套的基础设施,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2. 现状 给 、排水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开发区 内没有形成统一的供水管网, 缺乏 系统的管理和计划, 生产、生活、 消防、绿化用水 没有形成 统一 规划系统; ( 2) 由于 开发区 内没有 形成 统一的排水管网,造成生产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环境卫生状况日益恶化 ,同时也人为浪费了水资源,无疑为开发区生产带来严重的制约和无 法估量的损失; ( 3) 由于开发区经济条件限制,开发区内缺乏相应的给排水基础设施,已严重影响了开发区建设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2 3. 开发区 交通量预测 与分析 开发区 性质、 用地 规模与布局 开发区 性质 XX 经济开发区是以围绕大企业配套服务和上下游产品的开发 为发展重点,在有色金属、化工、医药、建材等优势产业领域培育非工经济的工业园区。 开发区 用地 布局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布局为:从全局出发,从现状实际出发,工业布局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办法。 工业用地基本处于 XX 市主导风 向的侧风向,在交通便利地段布置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以新带老、以老促新,促使该区的工业经济共同发展。 一部分居住用地结合工业和商业用地综合设置,以满足工人下班和生活需要。 仓 储用地结合城市主干道和周围的场地情况而设置,同时考虑到周围交通便利等因素。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功能定位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具体功能基本定位是: 河雅公路以东、延安路以南、新华路以北,福州路以西为建材的一般性工业区。 新华路 及延安路沿街为商品、餐饮、汽修的服务行业的功能区。 福州路以东、金武公路以北区为新扩 XX 开发区用地。 1.新一区的功能定位 ( 1)新建金武公路从新一区东南侧 延安 路 进入 XX 市区,为在城市入口处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新一区延安路的沿街用地布置为城市公共绿地。 ( 2) 沿延安路东西两块用地 拟建 一些成规模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景观。 ( 3) 借鉴发达地区的开发经验,新一区沿延安路中部两块用地中,引进开发商标准化厂房的投资、开发,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给中小型私营企业家们,以利于他们尽快的进入生产和销售环节。 ( 4) 新一区沿泰安路东西两块用地中,靠城市主次干道交叉口的 土地 应优先布置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项目,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景观。 ( 5) 沿泰安路中部的两块用地中,沿街地段集中布置带形城市绿地,合理设置社会停车场用地,以提高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 13 ( 6) 其余地段根据引进项目的情况酌情安排工业企业项目。 ( 7) 新一区中 安排的工业企业项目性质均为一般工业项目( M M2 工 业项目),不得布置污染较大及高耗能工业企业项目。 2. 新二区功能定位 ( 1) 新二区的工业企业用地定性为:西部 为一般的工业区,东 部为化工工业区。 ( 2) 新二区沿泰安路、汉口路的东西用地中,靠城市主次干道交叉口的地块应优先布置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项目,已形成良好的 城市空间环境景观。 ( 3) 沿泰安路中部的两块用地中,沿街地段集中布置带行城市绿地,合理设置社会停车场用地,以提高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 ( 4) 新二区西部用地安排的工业企业项目性 质均为一般工业项目( MM2 工业项目),不得布置污染较大及高耗能工业企业项目。 ( 5) 新二区东部用地安排的工业企业项目性质均为一般工业项 目( MM2 工业项目),不得布置污染较大及高耗能工业企业项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