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甜系列超甜玉米的选育内容摘要:

1、一)技术简介及特点超甜玉米是新兴的果蔬,很受人们喜爱。 1991 年开始,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先后组配并选育出超甜玉米“穗甜 1 号”、“穗甜 2 号”、“穗甜 3 号”等新品种。 其中“穗甜 1 号”、“穗甜 2 号”分别于 1998 年、1996年通过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品种审定,目前在广东地区已推广了 平方公顷,经济效益 4000 万元以上,已获广州市的技改奖和推广奖。 “穗甜 1 号”株高 210种至采收,春、秋种植 80,夏植 70 天左右;干基可溶性糖含量 皮薄、适口性好;每公顷产青苞 11250上;适应性广,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可种植;青苞单穗重 280粒黄色。 “穗甜 2 号” 2、株高 180种至采收,春、秋种植 75,夏植 60基可溶性糖含量 30以上,皮薄、爽口;产青苞 9750 千克/平方公顷以上;适应性广,各省、自治区均可种植;青苞单穗重 250粒黄色。 “穗甜 3 号”株高、熟期、品质、产量等性状基本与“穗甜 2 号”相似,仅果穗籽粒黄、白相间,俗称金银粟。 (二)关键技术要点(1)隔离种植:绝不能与非甜质品种混种,且要相距 400m 以上。 (2)栽培技术:适时早播,复土宜浅,施足底肥,适宜密度 株/平方公顷,追肥培土。 (3)适时采收:过早与过迟收获均影响产量与品质,一般以授粉后 20 天左右采收为宜,我国北方地区可 25 天以上。 (4)防虫、防鼠:超甜玉米螟虫为害严重,在拔节期、抽穗期、抽丝期均应加强对玉米螟的防治;播种期与采收前要特别注意防老鼠为害。 (三)市场潜力及效益预测目前广东地区超甜玉米市场看好,发展很快,因人们喜爱甜食,且一年四季均可供应青苞上市,故广东地区每年种植甜玉米的面积达 平方公顷以上,扣除成本,可创经济效益 元/平方公顷左右,每年创效益 5000 万元。 除广东外,其他华南各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海省份也可大力发展超甜玉米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现在超甜玉米多以青苞销售为主,日后可适当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加工产业,提高超甜玉米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