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A( 0,﹣ 2),点 B( 1,﹣ 1), P 为圆x2+y2=2 上一动点,则 的最大值是 2 . 【考点】 J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 设出 =t,化简可得圆的方程,运用两圆相减得交线,考虑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不大于半径,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设 P( x, y), =t,则( 1﹣ t2) x2+( 1﹣ t2) y2﹣ 2x+( 2﹣ 4t2) y+2﹣ 4t2=0, 圆 x2+y2=2 两边乘以( 1﹣ t2),两圆方程相减可得 x﹣( 1﹣ 2t2) y+2﹣ 3t2=0, ( 0, 0)到直线的 距离 d= , ∵ t> 0, ∴ 0< t≤ 2, ∴ 的最大值是 2, 故答案为 2. 14.已知函数 f( x) = 若函数 g( x) =2f( x)﹣ ax 恰有 2 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 2) . 【考点】 54: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 【分析】 求出 g( x)的解析式,计算 g( x)的零点,讨论 g( x)在区间 [a, +∞ )上的零点个数,得出 g( x)在(﹣ ∞ , a)上的零点个数,列出不等式解出a 的范围. 【解答】 解: g( x) = , 显然,当 a=2 时, g( x)有无穷多个零点,不符合题意; 当 x≥ a 时,令 g( x) x=0 得 x=0, 当 x< a 时,令 g( x) =0 得 x=0 或 x2= , ( 1)若 a> 0 且 a≠ 2,则 g( x)在 [a, +∞ )上无零点,在(﹣ ∞ , a)上存在零点 x=0 和 x=﹣ , ∴ ≥ a,解得 0< a< 2, ( 2)若 a=0,则 g( x)在 [0, +∞ )上存在零点 x=0,在(﹣ ∞ , 0)上存在零点 x=﹣ , 符合题意; ( 3)若 a< 0,则 g( x)在 [a, +∞ )上存在零点 x=0, ∴ g( x)在(﹣ ∞ , a)上只有 1 个零点, ∵ 0∉(﹣ ∞ , a), ∴ g( x)在(﹣ ∞ ,a)上的零点为 x=﹣ , ∴ ﹣ < a,解得﹣ < a< 0. 综上, a 的取值范围 是(﹣ , 2). 故答案为(﹣ , 2).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 9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5.已知函数 f( x) =Asin( ωx+ )( A> 0, ω> 0)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π,且经过点( , ) ( 1)求函数 f( x)的解析式; ( 2)若角 α满足 f( α) + f( α﹣ ) =1, α∈ ( 0, π),求 α值. 【考点】 HK:由 y=Asin( 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 H2:正弦函数的图象. 【分析】 ( 1)由条件可求周期,利用周期公式可求 ω=1,由 f( x)的图象经过 点 ( , ),可求 Asin = . 解得 A=1,即可得解函数解析式. ( 2)由已知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化简可得 sin .结合范围 α∈ ( 0,π),即可得解 α的值. 【解答】 解:( 1)由条件,周期 T=2π,即 =2π,所以 ω=1,即 f( x) =Asin( x+ ). 因为 f( x)的图象经过点( , ),所以 Asin = . ∴ A=1, ∴ f( x) =sin( x+ ). ( 2)由 f( α) + f( α﹣ ) =1,得 sin( α+ ) + sin( α﹣ + ) =1, 即 sin( α+ )﹣ cos( α+ ) =1,可得: 2sin[( )﹣ ]=1,即 sin . 因为 α∈ ( 0, π),解得: α= 或 . 16.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形,平面 PAD⊥ 平面 ABCD,AP=AD, M, N 分别为棱 PD, PC 的中点.求证: ( 1) MN∥ 平面 PAB ( 2) AM⊥ 平面 PCD. 【考点】 LW: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LS: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分析】 ( 1)推导出 MN∥ DC, AB∥ DC.从而 MN∥ AB,由此能证明 MN∥平面 PAB. ( 2)推导出 AM⊥ PD, CD⊥ AD,从而 CD⊥ 平面 PAD,进而 CD⊥ AM,由此 能证明 AM⊥ 平面 PCD. 【解答】 证明:( 1)因为 M、 N 分别为 PD、 PC 的中点, 所以 MN∥ DC,又因为底面 ABCD 是矩形, 所以 AB∥ DC.所以 MN∥ AB, 又 AB⊂平面 PAB, MN⊄平面 PAB, 所以 MN∥ 平面 PAB. ( 2)因为 AP=AD, P 为 PD 的中点,所以 AM⊥ PD. 因为平面 PAD⊥ 平面 ABCD, 又平面 PAD∩ 平面 ABCD=AD, CD⊥ AD, CD⊂平面 ABCD, 所以 CD⊥ 平面 PAD, 又 AM⊂平面 PAD,所以 CD⊥ AM. 因为 CD、 PD⊂平面 PCD, CD∩ PD=D, ∴ AM⊥ 平面 PCD.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 + =1( a> b> 0)的左焦点为 F(﹣1, 0),且经过点( 1, ). (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2)已知椭圆的弦 AB 过点 F,且与 x 轴不垂直.若 D 为 x 轴上的一点, DA=DB,求 的值. 【考点】 KL: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 ( 1)根据椭圆的定义,即可求得 2a=4,由 c=1, b2=a2﹣ c2=3,即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 ( 2)分类讨论,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代入椭圆方程,由韦达定理及中点坐标公式求得 M 点坐标,求得直线 AB 垂直平分线方程,即可 求得 D 点坐标,由椭圆的第二定义,求得丨 AF 丨 = ( x1+4),即丨 BF 丨 = ( x2+4),利用韦达定理即可求得丨 AB 丨,即可求得 的值. 【解答】 解:( 1)由题意, F(﹣ 1, 0),由焦点 F2( 1, 0),且经过 P( 1, ), 由丨 PF 丨 +丨 PF2丨 =2a,即 2a=4,则 a=2, b2=a2﹣ c2=3, ∴ 椭圆的标准方程 ; ( 2)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k( x+1). ① 若 k=0 时,丨 AB 丨 =2a=4,丨 FD 丨 +丨 FO 丨 =1, ∴ =4. ② 若 k≠ 0 时, A( x1, y1), B( x2, y2), AB 的中点为 M( x0, y0), ,整理得:( 4k2+3) x2+8k2x+4k2﹣ 12=0, ∴ x1+x2=﹣ ,则 x0=﹣ ,则 y0=k( x0+1) = . 则 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 =﹣ ( x+ ), 由丨 DA 丨 =丨 DB 丨,则点 D 为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 x 轴的交点, ∴ D(﹣ , 0), ∴ 丨 DF 丨 =﹣ +1= , 由椭圆的左准线的方程为 x=﹣ 4,离心率为 ,由 = ,得丨 AF 丨 =( x1+4), 同理丨 BF 丨 = ( x2+4), ∴ 丨 AB 丨 =丨 AF 丨。20xx年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D、该实验中,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4.基因中插入碱基对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如图中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 色体数目变异
“农甜 1 号”一种目前在国内生长期最短、穗位最低、果糖含量最高、品质最接近美国甜玉米的国产甜玉米品种农甜 1 号,已由华南农业大学选育成功,并于日前通过了成果鉴定。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这项名为“甜玉米强优组合的选育及高产示范”是广东省科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承担。 据该课题组主持人李小琴介绍,“农甜1 号”超甜玉米品质优良,果皮较薄
1、65 厘米左右,不易倒伏。 穗长 18 厘米左右,穗粗 6 厘米左右,穗列 14,单穗连壳重 400 克左右,果穗饱满,无秃顶,穗粒色泽漂亮,黄白相间,黄白比为 3:1。 超甜型,糖度 16香味足,无生腥味,可生食。 全生育期 80 天左右,栽培容易。 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栽培要点1、春季大棚栽培于 2 月播种,小拱棚栽培于 3 月播种,地膜栽培于 4 月播种,相应于 5 月底 7
50>( ) 6 8( )< 58 ( ) 3< 29 49>( ) 6 6( )< 56 ( ) 4< 26 65>( ) 7 四、列竖式计算。 ( 27 分) 29247。 7= 48247。 8= 89247。 9= 40247。 6= 63247。 7 = 47247。 5= 39+ 49= 44247。 7= 63- 36= 五、下面的计算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并改正。
1、粒、空秆的防治措施 近几年甜玉米在武汉地区栽培发展较快,在栽培过程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常有秃顶、缺粒和空秆等生理障碍,也称之为生理病害。 其防治措施如下。 选用良种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杂优种。 如甜单 1号、甜玉米 2 号、扬甜 1 号、华农超甜玉米等。 合理密植,人工辅助授粉一般早熟品种每 667 亩栽 4000 株,中熟品种30003500 株,晚熟品种